翻页   夜间
麻豆小说 > 临清风云 > 第八十二章 老态龙钟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麻豆小说] https://www.mado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一旁,陆柄却面色诚恳道:“陛下,咱皇明人口亿万,不缺精兵,不缺良将,只缺养兵的银子。”

    皇帝沉默却似乎没有生气,良久才叹气道:“朕明白,没有银子,兵是练不成的。”

    一声叹息,李青阳终于大着胆子抬头,吓了一跳,看到上首一个斜躺在软榻上的,有气无力的中年人。此刻的嘉靖皇帝疲态尽显,苍白的脸上带着不正常的青色,错愕过后也在心中叹气,原来天子在宫中无人处也是这般苍老,与寻常人无异。

    皇帝发了一会呆,才微一欠身从御案一角,取下那卷放了整夜的圣旨。

    “传朕旨意,命南京六部调拨银两工匠,限两年之期,打造精良鸟嘴铳两万杆,大小火炮军械若干,调拨军前,钦此!”

    陆柄慌忙将圣旨接下,一旁,李青阳心中一松,他办成了这样一件大事,一扫心中阴霾,心中正畅快时。

    耳边如同千里之外,响起陆柄慷慨的说话声:“臣尊旨,必不负皇恩浩荡!”

    李青阳脚下一软也赶紧跟着扑倒,一个头磕到地上,突然觉得全绵绵的,仿佛全身的力气都被抽走了。

    气氛正有些感人的时候,上首传来皇帝威严的声音:“退下吧,朕乏了。”

    两人匍匐在地,等着一群太监抬着软榻,把皇上从御书房抬走了,才拖着疲惫的身体起身。出了御书房,回头看一眼朱红色大门,李青阳心有余悸,宁愿面对千军万马,也不愿意再来一回君前奏对,太耗费力气心血了。

    数日后,外城。

    繁华落幕,进京祝寿的番邦使节陆续离开,京中大小官员却不见少,大小官员削尖了脑袋,往新晋内阁首辅严嵩,严大人的府里挤。严府门前的马匹轿子排成了长龙,夏党垮了,严党却又冒了出来,声势也更加浩大了。

    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李青阳在京中冷眼旁观,长了好些见识。文官又扎堆捧红了严党,武勋以英国公张洵为首,加上陆柄一手操持的锦衣卫,东厂,形成了三方势力的制衡。大明王朝现如今便如同一个三条腿的凳子,使得朝局再次稳定了下来,这便是当今圣天子的手段,高深莫测。

    这三方势力互相制衡,然而平衡也只是暂时的,一旦平衡被打破了,就又是一场腥风血雨,是为党争。这样的制衡手段好不好,太平盛世时尚且相安无事,一旦遭遇外敌入侵,就会造成难以挽回的恶果。

    文官,武将互相扯对方的后腿,不分青红皂白,为了反对而反对。

    譬如沿海倭乱越来越严重,武勋请战要荡平倭寇,文官御史们却嚷嚷着要西征河套,文武早已势成水火,简直是南辕北辙,一团乱麻。武勋将领们每天进宫请旨,文官们每天瞎嚷嚷,文武大员互相捅刀子,扯后腿,最后什么事情也没干成。

    这般乱局,使得李青阳归心似箭,再也不愿在京城虚度光阴。

    密云,兵仗局,铸炮厂。

    当天子下了决心,大明王朝的战争机器动员了起来,便爆发出恐怖的无限潜力。天子下旨重修武备,张居正这个兵部主事也水涨船高,接下了督造大炮的活计,这可是个出力不讨好的营生。

    大明盛世,也不知多少年没有这样大规模的铸造火器了。

    兵仗局首批制成后的样炮重约一千五百斤,发射五斤多重的炮弹,每次发射大概需要装填火药一斤四两。此种野战大炮最大有效射程,五里之内,训练有素的精锐炮手,当能做到每两三炮,便能命中一面城墙,然而威力却让人极为失望,三里远的距离上,一面土墙便将炮弹拦住了。

    和身旁捂着耳朵,大皱眉头的张居正对看一眼,苦笑连连,此炮接近于西洋人的六磅炮,威力却极弱,应是装药太少的缘故。

    一旁,做男子打扮的郭玉茹,咋舌道:“用这许多铜,倒不如多做些铜钱呢,便不能用铁铸炮么,这实在是太奢侈了。”

    青阳看着她清秀俏脸,笑道:“铁炮是会炸膛的,培养炮手极为不易,倒宁愿奢侈些,人比炮可金贵多了。”

    张居正赞同道:“此是正理。”

    神经大条的戚继美,此时方咋舌道:“方才那炮是用铜做的么,这得值多少银子呐!”

    众人笑过之后,张居正才又笑道:“糜费几何,无法计算,你以为要多少架炮,方能与鞑子骑兵野战争锋?”

    戚继美迷糊道:“总要二三十架的吧。”

    张居正看他表情迷糊,便笑着道:“少了,总要二三百架,方能成军。”

    李青阳闭上眼睛沉思着道:“一个炮队配六门炮,炮手五十名,驮马百匹,民夫两百,这又是一大笔耗费。”

    顾玉茹又咋舌道:“非得如此么,这要花多少银子,再多的银子也不够花呀。”

    李青阳很肯定的点头:“非得如此。”

    戚继美尴尬的抓了抓后脑勺,身旁,一班亲兵护卫也纷纷咋舌,此时方知这行军打仗,打的可都是银子呀。

    数日后众人从密云返京,戚继光从浙江派来的信使,恰巧到了。戚继光在浙江告急,月前,倭寇数千精兵,合并沿海漳寇海匪两万余众,在数百条海船掩护下登录琉球。琉球告急,福建浙江都出现了倭寇的踪迹,而戚继光麾下只有三千新募之兵,水师又老弱,一时无力救援琉球。

    入夜,北镇副司。

    鸦雀无声,来京城求援的琉球信使进了宫,情势危急,偏偏大明武备松懈,竟一时派不出援兵。图穷匕见,倭人对大明属国亮出狰狞的獠牙,文恬武嬉的大明,终于尝到了多年不修武备的恶果,一时竟然束手无策。

    身为武将,锦衣军官们都觉得憋屈,个个咬着后槽牙。雪上加霜的是,九边重镇延绥也同时传来八百里加急,请援粮草军械。北边的鞑子也不安分,数万之众在陕西边镇长城外集结,意图不轨。

    倭寇,鞑子就像是商量好了,存心给嘉靖皇帝的四十大寿添堵来了。大明王朝在享国一百五十年后,终于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满朝文武为大明的不思进取,醉心内讧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直至深夜,陆柄才一脸疲惫从宫中回来,锦衣将领们呼啦一下围了上去。

    陆柄却无趣的摆了摆手,哼道:“散了吧,明日大朝会再说。”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