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麻豆小说 > 大唐奴牙郎 > 第190章 罗公远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麻豆小说] https://www.mado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怀中揣着沉甸甸的原稿,周钧骑着马赶向家中。

    《梁祝》话本的主笔是宋若娥和解琴二人,而周钧依然只占了阚录的职位。

    临行前,宋若娥也对周钧说,《梁祝》一书怕是她最后写成的话本了。再往后,她嫁去钟家,便要开始相夫教子的生活,再也不会踏足长安了。

    周钧虽然感到有些惋惜,但依然尊重宋若娥的选择。

    在路上,周钧想的是,宋若娥帮了不少的忙,自己应当准备一件像样的随礼,在对方临行之前赠予她。

    顺着坊街向前行了数百米,周钧眼角的余光,瞥见一个有些眼熟的身影。

    再定睛一看,那个坐在墙角石阶上的身影,居然是在长安城中两次遇见的老道士。

    想起西云娜无意中提起,有个老道士曾经暗中出手帮过自己,周钧翻身下马,来到老道士的面前,恭恭敬敬行了一礼

    两手裹在袖中,正晒着太阳的老道士,慢慢睁开眼睛,瞧了周钧,又闭上眼睛问道:“那祆教的圣女见着你了?”

    周钧:“未曾相见,只是托人捎话于某。”

    老道士叹了口气:“那妮子有点本事,但岁数太小,沉不住气,学不来她师傅的气定神闲。”

    周钧听见这话,心中压抑不住好奇,开口问道:“敢问道长是?”

    老道士:“某姓罗,名公远。”

    周钧听了心中一惊,罗公远乃是中唐时期著名的道士。

    史书有载,罗公远在宫中除祟驱妖,召龙致雨,就连唐玄宗和杨贵妃都拜其为师。

    罗公远虽然道法玄妙、又法力高强,但素喜直言讽政,常常惹得李隆基恼怒不已。

    有一次,罗公远传授道法的时候,又有意留手,惹得圣人大怒,新仇旧恨之下,李隆基便下令将其装入麻袋,又以重石压杀。

    结果,罗公远从袋中消失,数个月后,就出现在了蜀地。

    想到这里,周钧朝罗公远躬身行礼道:“素闻罗道长道术通天、法力高强……”

    罗公远打断周钧道:“哪里有什么通天的道术,不过都是些雕虫小技罢了。”

    听见这话,周钧一愣。

    罗公远说道:“世人急功近利,眼里只有那些点石成金、呼风唤雨的水火把戏,真正的大道,却无人去关注。”

    拍了拍身上的尘土,罗公远站起身来,顺着坊街朝听一听

    周钧点点头,周定海虽然面子上对大哥周则不管不问,但私底下还是很关心长子的。

    周钧又问道:“大哥还是在骆家,不肯回来?”

    说起周则,罗三娘一阵唉声叹气,说道:“过年那几天,则儿倒是回家了,只不过见到我和你阿耶,口口声声还是说着要娶那北里伎为妻。你阿耶发火,找了棍子,又想把则儿给赶出去。”

    “我把他拉住劝了,说是则儿今年春闱,倘若未能及第,那么自然没有理由去娶那北里伎,我们可以给他另说一门亲事;倘若及第了,那他去曲江巡游的时候,高官显贵家皆会去那里挑选女婿,这挑来挑去,则儿自然会忘了那北里伎。”

    “所以,不如现在先拿话稳住则儿,就说倘若春闱及第,就答应他娶了那北里伎,日后也好从长计议。”

    “你阿耶后来听了我的劝,则儿也留下陪着我们,一直过完上元节,才回了骆家。”

    周钧听见这话,皱着眉头朝罗三娘说道:“此法只是权宜之计。”

    罗三娘点头道:“阿娘自然知道,但是过年了,好不容易一家人坐在一起,说些安心话又有何妨?”

    周钧摇头叹口气,陪着罗三娘说了一会儿的话,便回了自己的厢房。

    周钧还没进门,萧清婵侍在门内,朝着前者道了万福。

    后者脸上存着红晕,表情与以往有些不同,周钧不禁多看了几眼,心中也有疑惑。

    入了书房,周钧从怀中取出了《梁祝》的原稿,交予萧清婵,让她帮忙看看。

    萧清婵这一看,就沉了进去,连晚饭都没有顾上去吃。

    周钧见她读的入神,也不打扰,用了晚饭,便出门在坊内转了一圈。

    等他回到书房的时候,正看见萧清婵坐在案前,一边抹着眼泪,一边誊录着《梁祝》。

    见周钧走进来,萧清婵停了笔,连忙用袖口擦了擦眼角,开口说道:“这话本实在是古未有之的佳作,倘若让清婵来说,却是比那《西厢记》还要更胜一筹。”

    周钧走到案前,看向那抄本,只见萧清婵行笔之间鸾回凤舞、气韵生动,着实是难得一见的好字。

    宋若娥的原稿,多有批注和修改,看上去有些杂乱,偶尔还有错字,经萧清婵重新誊抄之后,却是一目了然,清爽无比。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