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麻豆小说]
https://www.mado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周钧出了大门,屈家父子刚刚种好院中的绿植,见前者出门,纷纷上前行礼。
周钧点头,与屈家父子同行,出了庞公的小院。
一行人走出中苑的通门,来到外苑。
周钧看见苑中多了不少生面孔,便朝屈三翁询问。
后者答道:“那些都是主家年前签的新奴。”
周钧追问:“新奴?”
屈三翁:“寿王携家眷上元节来别苑做客,随行而来的还有不少贵客,修整院落,待人接物,人手实在不足,主家担心怠慢了客人,便让我和樊家主陪着仇老又去签了些奴婢。”
见周钧沉默不语,屈三翁以为对方心有顾忌,连忙说道:“二郎,这些新来的仆户,有些是浮萍舍里相熟的流民,有些是中市里验过出身的沽口,干活都勤快,也听话知礼。”
周钧朝屈三翁问道:“别苑中的仆户,加在一起有多少人?”
屈三翁:“当下有六十多人。”
周钧:“外苑能住下?”
屈三翁:“仇老让部曲们让了些地方出来,现在能住下。”
周钧在原地沉吟了片刻,朝屈三翁说道:“我有意扩建别苑。”
屈三翁一愣:“扩建?”
周钧点头道:“这灞川别苑本是行苑,虽然布局精致,但实在住不了多少人。今日,回纥叶护之长子又住了进来,我担心将来客人渐多,却是无处可住。”
屈三翁挠挠头,问道:“倘若欲扩建,如何修建,又修在哪里呢?”
周钧:“以别苑为中心,围绕湖畔修建
说到这里,周钧拿起一根树枝,找了一块泥地,在上面开始写画。
他先是在泥地上画了一条直线,开口说道:“这是街道。”
他又在直线两旁划了许多相邻紧挨的方格,说道:“这是房宅。”
屈三翁在一旁看的奇怪,说道:“这布局,不像是坊,倒有几分像是市。”
唐朝民房根据主人的富有程度,以进出的层数,做成院落式的结构。
在稍大一些的城市中,由于宵禁制度的存在,还有坊市分离的要求,所以唐朝的民房大多以独院的方式,存在于正方形和长方形的里坊之中;而商铺则以街道分隔,列为两旁,形成了市。
到了宋朝,元年间。
但这并不意味着,天宝年要比开元年更加的风调雨顺。
相反,天宝年间自然灾害的数量,比起开元年间,有增无减。
之所以正史中记载灾害较少,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朝廷上官与地方官员,合起伙来欺瞒皇帝,造成了一种天下太平、无波无灾的假象。
其中,最有名的一件事,便是发生在天宝十二载、整整持续了一年零八个月的水旱连灾,关中、河南、河东颗粒无收,百姓饿殍遍野,甚至出现了易子而食,私市人肉的情况。
而杨国忠为了隐瞒灾情,居然拿着饱满的麦穗给李隆基看,说是大丰满仓,粮价轻贱。
这次史无前例、后果严重的灾害,一直在安史之乱之后,才被正式记入正史,而且即便被史官记入,受灾地区也只是被描述成仅在关中地区,具体受灾情况,更是语焉不详。
直到其它史料的问世,后世的史学家才清楚天宝十二载这次灾害所波及的范围之广,影响之大。
所以,想要了解天宝年间的自然灾害,不单单要看正史,另外有不少的信息,却是源自佛家、道家的一些记载文献。
比如南朝梁僧慧皎撰写的《高僧传》,还有梁代之后,唐代道宣所撰写的《续高僧传》,里面的神异、兴福卷册,都记载了唐朝天宝年间,那些没有收录在正史之中的自然灾害。
前世中华书局所出版的《隋唐五代史》完整全编版中,曾将这两卷作为正史补记的附录,印在了书末,周钧恰好看的正是这个版本。大风小说
周钧仔细回忆着史书,有些实在记不清楚时间和地区的自然灾害,便弃之不用,最终选了天宝五载发生的七次自然灾害,纷纷写在了应龙天书上。
写完之后,周钧又将孔攸之前编撰的应龙引文,放在书头。
再换以左手持笔,掩盖字迹,周钧把整本天书抄录一遍,最后将原稿点火烧了。
到此,天宝五载的应龙天书,便算是完成了。
此时,画月也和柔杏她们说完了话,走进了屋内。
周钧将应龙天书交到画月的手中,又说了伊斯在长安中的居住处。
画月打开天书看了一遍,知晓事关紧要,便说是下次随屈家入城办事的时候,悄悄去往伊斯住所,再将此书放其门口。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