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麻豆小说 > 我大哥是太子,你敢惹我? > 第489章 差点把本大王度化了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麻豆小说] https://www.mado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上官仪这么说,玄奘和法琳都扭头看向了蜀王。

    他们知道这副对联的意思,觉得这副对联没问题啊,而且配合这座寺庙修建在广通渠旁边,更是没问题。

    不等李恪解释,杨马就先开口解释了。

    “我家小大人物每天都被蝉吵醒,每天早上都要和蝉......呜呜呜......”

    白云赶紧捂住杨马的嘴巴,她知道杨马肯定要说,殿下每天早上都要和蝉对骂。

    杨马不懂事,但是白云很懂事。

    他看出殿下对三位都挺尊敬的,不能让杨马说大实话,会让殿下在三位面前丢脸。

    白云尴尬的一边捂住杨马的嘴,一边尴尬的说:

    “我家殿下每天早上都和蝉讲道理,想让蝉别总是打扰他休息。”

    三人恍然大悟,原来是这样啊,怪不得刚刚一脸的不舒服。

    上官仪更是带着一个“大哥哥”的表情,像是看亲弟弟的眼神看着小殿下。

    心里则是觉得,这个小殿下还挺可爱,还对着蝉讲道理。

    这不正是儒家思想的根本,讲礼嘛。

    上官仪虽然人在长安,办公的地方也在皇城,但他毕竟不在皇宫住,不可能知道内情。

    玄奘和法琳都不经常在长安,更是不知道蜀王的传闻了。

    不过法琳还是开口给李恪解释起来,这个“渡蝉寺”的由来。

    当年隋文帝开挖这条广通渠,是想着在新建立的“大兴城”,现在的“长安城”边,增加一条运输货物的便利水路。

    原本的秦咸阳城,还有汉长安城,最初选址都是选在渭水河边,也是看中了渭水河的河运方便。

    如果不挖这条广通渠,那么新建的“大兴城”,就距离最近的渭水河有几百里,不方便运输。

    虽然隋文帝是为了国家考虑,但是挖一条三百里的广通渠,同样需要无数的人力物力。

    那些累死或者因为别的原因,死在这个条广通渠的人,也不在少数。

    因为民间认为,不是寿终正寝的人死了,都是枉死。

    属于本来不该死,但是却死了的人。

    他们要到地府的枉死城去,直到他们应该寿终正寝的那一年才能投胎。

    隋文帝就在广通渠旁边建了这座庙,为那些因为挖广通渠死了的百姓超度,早点投胎。

    所以“渡禅寺”的“渡”,就是超度的意思。

    写成三点水的“渡”,是因为建在广通渠旁边。

    而“渡蝉寺”的“蝉”,是取至谐音即“禅”。

    “禅”,在佛教里是:知行明止,了却烦恼。

    而写成“蝉”,是取至“金蝉”

    “渡蝉寺”的含义就是:

    隋文帝为你们这些枉死的百姓,修建了一座寺庙,帮你们早点投胎做人,下辈子能够投胎到富贵人家,过上多金的日子。

    这辈子就想开点,不要怪隋文帝,他也是为了大兴城里的百姓,能够少点生活成本。

    李恪听完法琳的讲解,这才恍然大悟。

    他还以为,先是让自己遇到“金蝉子”,再被邀请来到“蝉寺”。

    这是不是老天爷冥冥之中的安排,让自己跟着去取经?

    法琳看到李恪眼睛里的恍然大悟,豁然开朗,轻抚这胡须说:

    “殿下,你这是与佛有缘啊。”

    李恪反问:

    “我与佛有缘?我怎么就与佛有缘了?”

    玄奘给李恪解释起来,这副对联的意思。

    右上联:

    “知来去,了烦恼,禅心向佛观自在。”

    ‘知来去,是指,知晓世间万物的生灭无常,就如人有生死,事有兴衰。

    ‘了烦恼,是指,烦恼皆因执念而生。

    ‘禅心向佛,是指,以一颗宁静、专注的心向佛修行。

    ‘观自在,洞察本心,达到自在超脱的境界。

    所以上联的意思是:

    知道了缘起缘灭,就能知道自己的执念所在。

    知道了自己的执念,就能知道自己为什么烦恼。

    知道了自己为什么烦恼,就能通过修行佛法。

    修行了佛法,就能自我超脱,不再被烦恼困扰。

    左下联:

    “明舍得,悟菩提,蝉意参经证涅盘。”

    ‘明舍得,是指,人生在世,有舍才有得。

    ‘悟菩提,是指,菩提代表着无上的智慧,领悟无上的智慧。

    ‘蝉意参经,是指,借蝉之寓意,表明以一颗纯粹、坚韧的心去参悟佛经。

    '证涅盘',是指,

    涅盘,是超脱生死轮回,达到不生不灭的境界,这是佛教修行的终极目标

    所以下联的意思是:

    人生在世,要学会有舍有得。

    会学了有舍有得,就能舍去贪嗔痴,内心安宁。

    内心安宁下来,就能学习菩提祖师那样。

    和菩提祖师那样,静心参禅,专研佛经,终有一天能涅盘重生,成为佛祖。

    所以,这个“渡蝉寺”的整体意思就是:

    不仅要超度那些,曾经因为挖广通渠而死的百姓。

    也该去度化路过纤夫、商人、路人。

    李恪听得入神,脑海中不断回想着这些话语,心中似有微光闪烁。

    “想不到,这么几个字,居然包含了这么多的道理。”

    玄奘也看到了李恪眼神的明悟,说出了法琳一样的话:

    “殿下,你每日早上都与蝉对话,就是试图度化禅,这与我佛有异曲同工之处。

    如今,你来到了渡蝉寺,明白了渡蝉寺的含义,就是我佛对你的度化。

    所以,法琳大师没说错,你真的与佛有缘。”

    李恪冷不伶仃的缩了缩脖子,摆了摆小手说:

    “我尘缘未了,没办法出家。”

    其实心里想的是:玄奘真不愧是得道的大法师,自己差点当场就被他度化了。

    法琳却说:

    “殿下不一定要出家,可以带发修行,做个,在家居士。”

    李恪又赶紧对法琳摆了摆小手:

    “算了吧,居士我也不当。”

    心里也吐槽法琳:你们是不是算计好了的,在这里等我,这是李恪大王南游记,不是玄奘西游记!

    上官仪在一边看的就觉得好玩,其实他当年进入寺庙,一开始避难,后来也是被这些佛学知识吸引,开始看起了寺庙的佛经。

    上官仪看两位大法师,是真的喜欢小殿下,就开口给小殿下解围:

    “算了吧二位大法师,就算殿下愿意,殿下的阿耶和太子大哥也不答应。”喜欢我大哥是太子,你敢惹我?请大家收藏: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