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麻豆小说]
https://www.mado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六月的北平,正是炎热。
城内大街小巷,都没了生气。
燕王府内,朱棣端坐房中,正翻看着一本兵书。
“王爷。”
燕王护卫千户丘福在门外禀告一声,得到应允之后,方走入房中,看着奇特雄伟的朱棣,恭谨地说道:“王爷,收到京师消息,召王爷入京。”
“入京?”
朱棣看着丘福,脸上透着错愕与怀疑。
自己千里奔丧,却被梅殷手下拦在了淮安,哀求之下都不被允许,最后只能委托自己的三个儿子去奔丧。
无法送终的朱棣,在淮安对着京师的方向磕了几个头,带着一腔悲愤回到了北平府。
这才没安稳几天,朝廷竟召自己入京?
“哪里来的消息?”
朱棣沉声问道。
丘福连忙说道:“王爷,这是我们留在帝都中的耳目打听到的消息,而且,据他们所言,还有一件大事。”
“何事?”
“皇上裁军十万!”
“什么?”
朱棣猛地站了起来,锐利的目光盯着丘福。
丘福不敢直视,低头说道:“王爷,朝廷使臣最快一两日便会抵达。而且臣听闻,召王爷入京与裁军的事,在京师已是人尽皆知。”
朱棣紧锁眉头,在房间中不安地踱步,说道:“本王知道了,你下去吧。”
丘福退下。
朱棣坐在椅子上,眼神中有一丝不确定的慌张。
今年的朱棣三十九岁,早在他十一岁,即洪武三年的时候,便被朱元璋分封为燕王,二十一岁时,就藩北平。
明代初期,元朝虽然被赶出了中原地区,逃到塞外,但元朝依旧保存着强大的力量,始终想着再次入侵中原。
北平,又是元代帝国的中心,首都之地,自然也是防守的重中之重。
在就藩之初,朱棣与秦王、晋王、宁王等塞王一道,拱卫大明帝国的北部边界。
朱元璋在清除了一批洪武武将之后,将自己的儿子作为了帝国的守护者,在洪武二十三年,洪武二十八年,朱元璋两次命令朱棣出塞北征。
朱棣不负众望,两次全胜,声名鹊起。
朱元璋更是信赖朱棣,尤其是在朱元璋的大儿子朱标、二儿子朱?居肴??又??薨逝之后,朱棣这个老四,成为了诸位藩王之首。
朱元璋驾崩之前的一个月,还曾下令朱棣,节制诸军,备卫开平。朱棣没有等到朱元璋出征的命令,却等到了朱元璋的死讯。
朱棣奔丧却中途返回,这让北平府的众人不解,更让朱棣的属下愤愤不平,众人虽然嘴上不敢直接咒骂朱允?桑??降紫拢?缇徒?煸?珊薜醚姥餮鳌
“王爷。”
一声略带沧桑的声音惊醒了沉思之中的朱棣。大风小说
朱棣抬头看去,只见一位枯瘦老僧,身披黑条浅红袈裟,双手合十,站在门口。
“道衍师父,快请坐。”
朱棣连忙起身,双手合十还了一礼,安排道:“如今暑热难当,往返于府邸与庆寿寺之间,颇有劳累吧?不妨在府邸中暂住一些时日?”
道衍感谢道:“多谢王爷爷前往京师,若行一事,必然无忧。”
“哦?什么事?”
朱棣问道。
道衍缓缓说道:“大张旗鼓,广告市民与诸军。”
朱棣默然。
道衍的方法,便是携民众与军队之心前往京师,一旦朱棣身陷京师,必然会引起北平民众与军队不满,到时候,北平便彻底乱了。
而这个结果,可不是朱允?煽梢猿惺艿摹
“如此说来,本王再去一趟京师便是。”
朱棣打定主意。
道衍含笑道:“王爷不必担忧,若是进入京师,未尝不是机会。五军都督府中,与王爷亲近者众,若可以走动一二,或可为日后……多做准备。”
朱棣平静地点了点头,在留道衍用过午膳之后,便安排人护送道衍返回庆寿寺。
行走在燕王府的朱棣,看着站岗的马三宝,说道:“准备下,过两日随本王入京。”
“遵命。”
马三宝肃然答应。
京师,国子监。
徐妙锦清楚国子监学正不好当,说不得还要承受别人的口水,但徐妙锦依旧接下了这份任务。
沉甸甸,却极为意义。
虽然徐妙锦不知道朱允?墒侨绾纹较⒆约核??吹姆绮ǎ??词?肿鹬毓?蛹嗟墓婢兀?侠鲜凳担?玫袅怂?惺资危?涣巳逖诺南壬???反髀诮肀闳肓斯?蛹唷
国子监祭酒程师周,司业张智对于徐妙锦的到来,也只是平静以待,无他,在国子监看来,徐妙锦只不过是过客而已,是皇上的一时兴趣罢了。
毕竟,徐妙锦虽出身名门,懂得一些学问,但在国子监,还是差了太远。
皇上若真想在国子监选拔人才,也不会找她。
传闻是徐妙锦哀求皇上,希望找点事做,皇上无可奈何,才答应了下来。
徐妙锦登门,程师周也只是随便应付了两句,安排人寻个住处,便不再理会。徐妙锦也不客气,知道山不来就我,我来就山的道理,直接上了点薄厅找了一份国子监名单,并对往日表现做了调查。
国子监的学子是可以直接授予官职的,但监生的生活,并不好过。
按照明代规制,国子监监生每个月初一、十五休假两天,其他时间,不是上课,便是自习。比如说初二、初三会讲,初四背书,初五、初六复讲,初七背书……
不是会讲、便是背书与复讲。
一个月中,大致十三天的时间都在背书,八天复讲,剩下的便是自修、检查学业、参与活动之类的时间。
相对后世不要求死记硬背的科学化教育,国子监可谓将死记硬背发挥到了极致
每个监生都必须熟记文词,通晓义理,三天一检查,每次检查,都需要背诵大诰百字、本经百字、四书百字……
背不过去,打十板。
打的可不是手心,而是屁股……
每个月还要写六篇作文,经义二道,四书义二道,诏诰、表章、策论、判语内科二道……
想偷懒都不行。
对于明初的国子监而言,人才还算是用心的。
不过,多数为正统儒学之士,别称:书呆子。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