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麻豆小说]
https://www.mado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金锋带着关晓柔左菲菲等人,顺着山间小路往西走了一百多米,来到一处相对平缓的山坡。
山坡最下边的崖壁上,刻着“黄铜沟烈士陵园”几个鲜红的大字。
在大字的左侧,则刻着黄铜沟战役的起因、战斗过程和结果。
这块崖壁,其实就是烈士陵园的纪念碑。
山坡上,则是成排的坟墓。
密密麻麻,一眼看不到头。
最前面的几排坟墓都立着石头墓碑,但是后边的坟墓,前边都只是立着一块块木牌。
金锋见状,不由眉头微皱。
“先生,打石碑和刻字太慢了,因为时间有限,我们就先用木牌记着每位兄弟的信息,后边再把墓碑补上去。”
郑方赶紧解释道:“先生,我们已经在二十里外找到了合适的石灰矿,兄弟们已经开始挖窑了,等水泥生产出来,我们马上开始制作墓碑。”
记住网址m.luoqiuxzw.
金锋这才微微点头。
缺乏机械的情况下,石碑需要人工一块块打出来,然后再用凿子把字刻上去。
制造每一块石碑都会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及时间。
这次阵亡在黄铜沟的蜀军士卒达到了数万人,就算把整个川蜀的石匠都调过来,制作数万块石碑也需要很长时间。
如果用水泥的话,那就简单多了。
用模具生产出来的水泥墓碑不仅大小形状可以做到完全一样,还省去了刻字的步骤。
只要在水泥凝固之前,用硬笔把字写上去,然后等水泥凝固就行了。
西河湾的石匠现在对水泥已经很熟练了,做出来的水泥在硬度、耐腐蚀度上比起石头差不了多少。
而且省时省力。
在纪念碑下边,摆着一张巨大的石桌,桌面上摆着整只的马牛羊,用来祭奠。
在石桌前边,是三座巨大的铜炉,铜炉旁边是两排火盆。
石桌、铜炉和火盆都有些简陋和粗犷,把周围的气氛衬托得更加肃穆和悲壮。
郑方取出一支手臂粗,一人多高的巨大立香,双手捧向金锋。
其实金锋平时是不信鬼神的,但是他依旧一脸肃穆的整理好衣冠,然后双手接过巨香,放在火盆上边点燃。
张凉、关晓柔、庆怀等人也从士卒手中取过正常的立香,走到一旁的火盆点燃。
他们的香都是正常的立香,很快就点好了,然后张凉等人又退到后边,并排站成一排。
金锋在火盆前站了好几分钟,才把巨香完全点燃。
然后金锋后退一步,郑重其事的朝着陵园方向拜了三拜。
“鼓!”
郑方喊了一声,早已准备好的锣鼓队便整齐地敲响战鼓。
沉闷的鼓声响彻山间!
金锋在沉闷的鼓声中,把巨香插入中间的铜炉中!
然后又冲着陵园方向拜了三拜,这才退到一旁。
张凉作为大康兵马大元帅,也是本次战役总指挥,带着庆慕岚、庆怀、郑方等人,一起进行了拜祭,然后排着队把香插入香炉。
穿着一身盔甲的关晓柔、左菲菲和唐冬冬也跟在队伍中间。
此时她们的身份不是金锋的妻子,而是女兵将领。
高级将领上完香,接下来就是中层将领。
仪式从早上一直进行到半上午。
这个过程中,金锋就一直站在一旁。
但是金锋没有不耐烦,而是入神的盯着纪念碑,在脑海中复盘和反思这场战斗。
在后世的史书中,把黄铜沟战役称为大康中兴的转折点和里程碑。
经过黄铜沟战役之后,党项彻底失去了南征的实力和勇气。
距离川蜀最近,威胁最大的秦地,也在黄铜沟一战中被打得一蹶不振,加上秦王被俘,也陷入混乱之中,彻底失去了对抗川蜀的可能性。
而且这一战,对于镇远镖局和整个蜀军也是一次锤炼。
镇远镖局自从成立之后,凭借金锋制作的武器,打仗一直顺风顺水,哪怕当初在大蟒坡,镇远镖局的伤亡率也不是非常高。
这让很多蜀军生出了骄兵情绪。
从高层将领到普通士卒,这种情况都非常普遍。
但是黄铜沟一战中,蜀军的伤亡率达到了恐怖的九成!
如果不是南北两端都被堵死了,逃无可逃,恐怕早就溃散了!
不过能坚持到最后的士卒,不管战斗力还是意志力,都可以称得上真正的精锐了。
而且经过这一战,彻底平息了蜀军上下的骄兵情绪,让蜀军士卒再一次认识到了战争的残酷。
这也为蜀军后期征战天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当然,后世史书对于亲临前线的金锋,也给予了非常高的评价。
黄铜沟一战中,敌我力量悬殊十几倍,而且敌人准备充分,川蜀一方则是临时应战,准备的非常仓促。
不光士卒是临时调集过来的,后勤补给方面也是问题百出,困难重重。
但是金锋却带着蜀军获得了最后的胜利。
在这场战斗中,最被后世的史学家和军事学家津津乐道的不是死守黄铜沟,而是从北方前线,撤退到黄铜沟这个决定。
很多军事学家认为,金锋这个决定奠定了正常战役胜利的基础。
如果蜀军当时没有撤到黄铜沟,而是选择李凌锐准备的战场进行战斗,那么就算金锋占据飞艇优势,也不可能取得胜利。
因为李凌锐选择的战场是一大片空地,不光有利于骑兵冲锋,还可以最大程度的发挥出南征军的人数优势,直接把蜀军四面包围了。
这种情况下一旦打起来,蜀军就会四面受敌,就算金锋有飞艇,也不可能打得过。
而撤到黄铜沟之后,因为地形限制,党项南征军只能排着队前进,不仅失去了地形优势和数量优势,还为后边的轰炸埋下了伏笔。
但是这些都是后话,金锋不知道,也不关心。
上香活动一直从早晨持续到半上午,三座铜炉都插满了密密麻麻的香火。
此时祭奠活动也来到了最后一项。
“把陈良峰父子带过来!”
郑方冲着后边喊道。
“是!”
后边的士卒答应一声,拉了两辆囚车过来。
囚车上,拉的正是秦王陈良峰和秦地太子陈安捷。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