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麻豆小说]
https://www.mado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所以,今天、明天,都没你的事,差不多后天下午,才挨到你。”
叶非点了点头,这样也好,自己可以用两天半的时间,安心听报告,可以学习到许多知识。
两点左右,主持人上台,介绍在场领导。
领导全部都是魔都知名大学的数学教授和政.府人员。
然后是领导上台发言,说了许多官面话。
听的叶非都困了,从小到大,他最烦就是领导讲话。
关键,这些领导还洋洋洒洒的讲几十分钟。
一点都不替听众着想,真没人想听领导说一大堆废话。
三点左右,领导讲话终于结束,开始有学者上台做学术报告。
叶非打起精神,开始听学术报告。
“来这学术报告来对了。”晚上六点,离开报告厅,向酒店走去。
“这些学者都是来自亚洲许多国家的最顶级大学和研究所。”
“他们自己是亚洲最优秀的一批青年数学家。”
“他们的导师是世界知名数学家。”
“从他们身上,可以学到许多知识。”
叶非看向系统,任务进度已经达到68%。
在来之前,任务进度是50%。
只是三个小时,就让他任务进度提升8%。
“如果说三小时提升8%,差不多是一小时提升2.6%。”
“那么接下来几天,可以听十七个小时报告会,那么任务就可以提升44.2%。”
叶非都被这进度吓一跳:“要是按照这计算,那不是等到论坛听完,任务进度达到
“一场论坛,任务差不多完成了。”
“那我还回去和导师做研究吗?”
“不会我人还没回去,极小塔问题就被我证明出来了?”
“不对!”叶非摇头:“科研进度不能以等比例数学去计算,研究越是到后面越难,进度也就越慢。”
“但就算再慢,任务进度也应该达到80%。”
“叶非,走,我带你去一个好玩的地方。”董思远笑道。
“我们不去吃饭?”叶非诧异的道。
听了半天的报告会,都听饿了。
“叶非,你要记住,像这种活动,不是只让你来听报告会的,更重要的是让你来交朋友的。”
“在学术圈,能力很重要,人脉也很重要。”
“特别在夏国,人脉是我们的国情。”
“人脉广,对交流学问、科研合作、争取科研基金和职务提升,都有很大便利。”
“就连院士选拔,都比拼人脉。”
董思远向四周小心翼翼的看一圈,悄声道:“在学术圈,有些人人脉广,没多少真才实学,但也混的风生水起。”
“在这个时代,就是笑贫不笑娼。”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只要你混的开,别人才不管你有没有真才实学。”
“当然,只有真正的大佬,才能无视一切。”
“比如,获得菲尔兹奖的丘成桐,丘老。”
“他一人就是人脉,一人就是科研中心,他想要职务和科研基金,随手可得。”
“别人送到他面前,还要看他爱不爱拿。”
“但我们毕竟不是丘老,整个夏国也叶非只能尽量将内容简单化,让更多的人听懂。
但这就出现一个问题,想要将内容简单化,让更多的人听懂。
那么说的内容数量要增加,从最底层说起。
比如2x2,不能说2x2,而是说1+1+1+1。
从最简单的内容,层层向上推导,让内容数量上由简化繁,质量上由繁化简。
当叶非转换讲解思路后,在场很多人都长呼一口气,终于能听懂了。
这也让很多人震惊,没想到叶非小小年纪,能力却比他们还强。
果然是不服不行啊!
也有许多人惊叹,这是位数学天才。
数学想要研究的深,只有天才才能做到。
半小时后!
叶非道:“当A包含于B,其中A具有很强有限交换性质,则A等于B……”
突然叶非愣住了,脑海中回顾自己刚刚说的那句话,A等于B。
“A等于B……”
大脑中所有知识融会贯通,慢慢的形成一组证明公式。
看到叶非表情呆滞,不再演讲,很多人都疑惑的对视,互相讨论,猜测叶非是怎么了。
现场变得嘈杂起来。
董思远担忧的看着叶非,他也不知道叶非是怎么了。
主持人想上台提醒叶非,让他继续演讲。
但不等主持人上台,坐在领导席的一位中年男子挥手阻止主持人
中年男子来自于复旦大学,复旦大学数学系数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国内顶级数学家之一,主要研究数论和数理逻辑。
集合论也是他的研究之一。
他知道叶非来,所以作为领导来参加论坛,想听听这位最近声名鹊起的年轻人,对奇异基数的证明思路。
他惊讶的看着叶非,惊叹:“这是天生的数学家啊,只是讲课,就爆发灵感。”
别人看不出来,但他却看出来,叶非这是有灵感出现。
此时不能打扰他,否则灵感就断了。
许久,叶非抬起头,笑道:“抱歉,刚刚想到一些问题,下面继续讲解。”
十分钟后,讲解结束!
之后是提问,叶非也一一完美的回答。
等到叶非准备下台时,复旦教授问道:“叶非,我能问一下,你刚刚是在想什么问题?”
叶非看向教授,道:“极小塔问题中的,p=t。”
“呜……”在场许多人惊呼。
极小塔问题,是集合论的核心问题之一。
里面有两大难题,p=t和在ZFC下证明p=t。
如果证明出p=t,就走完极小塔问题的四分之三了,距离证明极小塔问题不远了。
教授惊讶的道:“你说的是真的?”
教授以前也证明过极小塔问题,但没成功。
“你可以关注我的Arxiv,我现在回去写论文,两小时后你就可以看到我的初稿了。”
关于p=t这篇论文,叶非早就开始写了,只是核心部分一直没证明出来,也就是p=t的证明公式。
现在将核心部分填进去,论文就完成了。
再说,这只是初稿,不需要写的太正式。
毕竟,后期还要进行多次修改。
说完,叶非离开报告厅。
在场很多人心中震惊,也没心思听接下来的报告了。
很多人都离开!
剩下四位做学术报告的人,一脸无奈。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