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麻豆小说 > 大唐奴牙郎 > 第232章 放户补缺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麻豆小说] https://www.mado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三位宫人见了范吉年,纷纷行了万福。

    还没等范吉年开口,那身宽体胖的厨婢央求道:“范公,婢子在内苑职事了十八年,兢兢业业,未曾出过大错。烹制的宫膳,人人吃了都赞不绝口,圣人当年都……”

    没等她把话说完,范吉年面露不耐,旁边的太监瞧见了,大声呵斥道:“懂不懂规矩!现在哪有你说话的份?!”

    厨婢缩了缩脑袋,不敢再言。

    范吉年摇摇头,朝周钧问道:“二郎?”

    后者站起身,来到厨婢的面前,首先问了对方的名字。

    周钧未着官袍,厨婢见周遭太监对此人恭敬有加,不敢怠慢的回道:“宫中称婢子为扈五娘。”

    周钧又问道:“你职事十八年,一直在尚食司中职事?”

    扈五娘:“是。”

    周钧又问了她一些庖厨之事,扈五娘对答如流,偶尔还能有奇思妙想,抑或独家秘诀。

    问完,周钧点点头,接着又来到第二位宫人面前。

    第二位宫人,名为董燕娘,是尚工的女官,司管宫中高端用品的制造,还有宝器的维护和修缮。

    周钧见她一直将右臂藏在身后,便出言询问。

    董燕娘无法,只能掀开袖子,只见右臂上面,有着一大片烧灼后的伤痕。

    董燕娘又说道:“入秋时宫瓷描蓝,瓷器出炉时,架子倾翻,瓷胚落在我的胳膊上。虽然当时就扑了火,又上了药,但依着御医,这条右臂算是废了,从今往后做不了重活。”

    说到这里,董燕娘垂首落泪道:“在宫中职事已有二十余载,禁苑、太府、大社、东宫所用的器具,但凡修补、维缮,燕娘经手不下千件,从未敢有半分懈怠,尽心尽力。”大风小说

    “燕娘在故乡的亲人早已散尽,倘若以残破身躯被遣散,在宫外怕是活不过半年,还请范公看着往日情义的份上,迁我去宫中他所,哪怕就是种菜浇花,我也认了。”

    范吉年面露不忍。

    周钧见状,猜测范吉年或许是与董燕娘熟识,或许还欠过她的人情。

    周钧又来到第三位宫人的面前。

    彭婆。

    看向面前的宫人,周钧不禁有些吃惊。

    四十二岁,要是放在后世,不过只能算是中年罢了。

    但面前的彭婆,青丝银发掺杂斑驳,眼角的鱼尾内的太监和宫人。

    周钧对范吉年说道:“不瞒范公,灞川有新建的坊市,如今正在扩建,需要不少人手,这遣散的宫人,正好可以补缺。”

    范吉年挠挠头,好心对周钧说道:“二郎,咱家有些不明白。与其纳遣散的大龄宫人,为何不去多雇些小娘?一来可以节省不少粮药钱的开支,二来雇来的人身强力壮,也远远好过宫人。”

    周钧:“雇人虽好,但毕竟都是生手,培训她们耗时长久不说,由于这些人皆是自由身,说不定做上一年半载,就辞职远走,灞川还要另寻雇工顶替。”

    “由宫人遣散而成的杂户就不一样,她们与灞川签的是主婢之契,是为贱户,未得主家应允,不得擅自离开,这就免了再寻雇工的麻烦。”

    范吉年听见,觉得这个理由倒是实际,但还是劝道:“二郎且算清楚这笔账,倘若纳了宫人为杂户,那么每月支出去的粮钱,可不是小数目,万一拖欠,内侍省可不会坐视不理。”

    周钧点头:“粮钱自当足额发放,范公无需担忧,只是那唐律关于私坊纳杂户的人数限制……?”

    范吉年站起身,在房中来回踱步,不停思索。

    最后,他停下脚步,对周钧说道:“遣散宫人的安排,如今已经成了宫中的一大心病,内侍省为此头疼了许久。再说,灞川乃是庞公的私产,庞公又是内侍中德高望重的宿老,将遣散宫人安排在他的名下,乃是再好不过的事情了。咱家今晚便写个折子,澄清这中间的利害。”

    周钧闻言,长吁了一口气,先是向范吉年拱手称谢,接着又说道:“此事关系兹大,钧明日再回一趟灞川别苑,向庞公道清曲折,再求得他的同意。”

    范吉年说道:“此事需要庞公首肯才是,倘若他同意,二郎便来知会一声,咱家便联名另几位内常侍,将那折子递入宫中,请旨放户。”

    周钧拱手,向范吉年称谢。大风小说

    后者还是心中有虑,对周钧再次强调道:“此次,宫中遣散之人,足有三千之数,即便只取十分之一,放为单一私坊的杂户,也是大唐未曾有过的事情。二郎当得谨慎行事,无论是钱粮,还是住所,都要事先安排妥当,莫要落人口舌。”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