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麻豆小说]
https://www.mado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但李林甫笑而不答,被问的多了,只是说道:“谋局未定,容某谨言。”
庞公见李林甫不愿多说,便也不再催了,只是非常隐晦的告诉后者,周钧才得功晋升,不便涉足政斗。
李林甫点头道:“左监宽心,某心中有数,周二郎此番只管断案,不涉党争。”
庞公点点头,韦坚乃是太子的妻兄,又与左相李适之交好,倘若任其得势,对寿王自然不利,能够打压气焰,自然是好的
宴席结束,周钧又陪着李林甫在别苑中游览一番,后者之后便离开了。
回到自己居住的小院,周钧刚一进中堂,就瞧见地上堆放着宛如小山一般的陈蒜。
周钧有些傻眼,又见到画月在摆弄蒸馏器具,开口问道:“这是要做什么?”
画月抬起头来:“不是说要制造大蒜素吗?我把膳房那里所有的陈蒜,全部都搬过来了。”
周钧盯着那堆大蒜,苦笑着说道:“我先前也说了,大蒜素一事,可以缓缓……而且,蒸馏大蒜,不比蒸馏烧春,二者不可同日而语。”
画月一愣,问道:“蒸馏大蒜要比蒸馏烧春更难?”
周钧:“不是难易的问题,而是……”
说到这里,周钧有点头疼,不知道该如何描述大蒜素的那股气味。
画月:“我在蒸馏烧酒的时候,气味的确非常刺鼻,但只要控制好火候和时间,算准时机进入屋里,调整好气阀和水阀,再迅速出门,便不会有大碍。再说了,我早就做好了几样防护用具,你瞧!”
周钧看着画月从屋里取出了四样物什。
一个是厚麻布层层缝制的隔热手套,一个是缠绕口鼻的布巾,一个是用来裹住浑身的长袍,最后一个却是两团纸絮,细问之下,原来是用来堵塞鼻孔的。
瞧见这四样东西,周钧想了想,朝画月问道:“能不能把蒸馏器材搬到露天的小院中来?”
画月回到:“我曾经试过在露天环境下进行蒸馏,但灞川临江,周边又空旷,院子里偶尔会穿过大算算,95度的酒精兑成75度,一斤是十六两,那么一斤烧春提取后的酒精,应该兑入四两蒸馏水,才能变成医用酒精。”
画月按照周钧所说,先是勾兑出了医用酒精,再将医用酒精与大蒜素进行混合,最终得到了蒜精
将淡黄色的蒜精,密封装好,周钧有些头疼,说道:“药是做出来了,但找谁来试药呢?”
画月打断他道:“二郎,比起找谁试药,我们现在有一个更大的麻烦……”
周钧低头看向画月,后者却转头朝房内看去。
只见住所里,无论堂间、厢房,皆残留着一股大蒜的刺鼻气味。
今天晚上,别说进屋睡觉,就连进门逗留,都是个问题。
最终,无奈之下,画月去了屈家小院,与柔杏凑在一屋。
周钧不愿麻烦他人,便在小院的后厢房里,临时支了一席地铺,带着满身的蒜味,睡了一夜。
很快,告假之日结束,周钧从灞川别苑回到长安城,开始了都官司书令史的视事。
没过几日,朝堂之上,传来了一件大事。
右相李林甫使御史,揭发兵部铨曹(掌武官铨选)不法之事。
兵部主事以下又胥吏共六十余人,被捕入狱,圣人命京兆府与御史台共同审理此案。
听到这个消息之后,周钧瞬间明白,李林甫那日来灞川,口中所说的设局,究竟是什么了。
唐朝的官吏铨选,文官是由吏部所负责,而武官则是由兵部来负责。
既然刑部尚书韦坚,敢以官吏铨选为借口,拿李林甫所掌的吏部来开刀,那李林甫就以武官铨选为借口,来把左相李适之所掌的兵部拖下水。
韦坚和李适之是朋党,也是盟友,李林甫这一招祸水东引,却是将韦坚在吏部门口点起来的火,烧到了李适之的兵部。
而且,兵部官吏共计六十余人,都被投入了大牢,可见李林甫手中应该是掌握了一些证据,否则李隆基也不可能平白无故的下旨,收押这么多的官吏。
周钧仔细回忆,却在史书中记起了这一桩案件,正是天宝四载的兵部署吏案。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