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麻豆小说 > 大唐奴牙郎 > 第135章 荼坊落址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麻豆小说] https://www.mado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傍晚时分,周钧让膳房的春娘多备了几个好菜,又取了一坛好酒,将孔攸和画月都喊了过来。

    孔攸刚从灞桥村回到别苑,一身的尘土泥污,见到周钧一阵激动,却也没忘了礼数,说是回去尽快更衣,再来赴宴。

    画月在小院中支起一张小圆几,又搬来几个月牙凳

    周钧取了酒盅,又递了膳盒。

    很快,换了一身新衣的孔攸,出现在周钧小院的门口,手中还抱着一个小木箱。

    周钧瞧见孔攸手中的木箱,开口问道:“这是什么?”

    孔攸打开木箱,从里面拿出一本又一本的账册,对周钧说道:“敢教主家知晓,这半年里灞川别苑的账目,某留了底,皆存于此。”

    周钧好笑的摇摇头:“不用看了,且收着吧。”

    孔攸:“可是……?”

    周钧坐到小桌旁,自己斟了一杯酒,对孔攸招手说道:“在我这里,没有那么多的规矩,且先坐下,想吃什么,想喝什么,自便就是。”

    孔攸见画月已经坐了下来,后者一手端着饭碗,另一手拿筷子正挑着酱烧鸡丁。

    清楚这位主家行事不比常人,孔攸无奈,便收起账本,也坐了下来。

    周钧将杯中之酒慢慢吃尽,看了眼小院墙外的景致,感叹道:“我不过才离去半年,这里却变了这么多,伯泓是如何做的?”

    孔攸坐正,恭敬答道:“主家,某早先遣使灞桥村的村民整理内苑,得了庞公的赏识。”

    “主家北行的这段日子里,寿王携友来了几次,庞公殷公的旧识也来了几次。”

    “庞公自觉别苑略显简陋,便遣某再修整翻新。”

    “某用了半月,先是将灞川游历了一遍,又与柳夷旷商讨修册,最终向庞公递了翻修别苑的方略。”

    周钧点点头,孔攸不仅素有智谋,而且做事也踏实,将差事交给他,的确让人放心。

    想到这里,周钧对孔攸笑着说道:“莫道主家,只称二郎吧。伯泓身负贤才,你来投我,却是钧得了一员福将。”

    孔攸站起身来,向周钧拱手说道:“二郎此番北行,行阵退敌、护得监军周全;出使回纥,说九姓共伐拔悉密。”

    “此等不世之功,只有古来贤才,才得使之。这般说起来,却是攸寻得了一位明主。”

    周钧听了这话,起初倒也不觉得什么,但细细品味,总觉得哪里有些奇怪。

    搁了心思,周钧言道:“且不说这些,吃酒便是。”

    周钧又吃了两杯酒,见孔攸和画月都在吃菜,心中寻思起了一事。

    灞川别苑之中,人员虽然庞杂,但论起交情,都与周钧不差。

    但倘若真要说起信任二字,放眼别苑,通通算来,却只有一个半个人。

    其中,这一个人,自然指的是画月。

    她是从奴市上救回来的,又朝夕相处了这么长的时间,而且对方甚至肯为了周钧,放弃归家的机会,自然是可以无条件的信任。

    而那剩下的半个人,却是眼前的孔攸。

    为何说是半个人?

    孔攸与周钧是一愣。

    孔攸说的是事实,假如炒茶真的在漠北诸部中流行开来,其需求量怕是会以几何级数向上递增。

    只靠灞川这里建立的小作坊,怕是真的无法供应。

    周钧脑中开始思考,倘若真的要建立一个秘密根据地作为荼坊,究竟设在何地,才比较稳妥呢?

    首先,东北方肯定不能选,因为倘若没能阻止安史之乱,那么关内道、河东道、河北道、河南道、京畿道,都是兵祸的重灾区,不适合作为根据地。

    接着,河西那里虽然靠近朔方,但是紧挨吐蕃,用不了多少年,那里就有陷落的风险,是动乱之地,自然也不能选。

    再者,剑南道、岭南道,都不是什么安稳之地,而江南二道,又距离太远。

    最后,一圈看下来,也只有山南西道符合要求,那里靠近京畿道,未来安史之乱发生后,唐玄宗也是入此地躲避战乱。

    周钧将山南西道四个字,向孔攸和画月说了。

    画月倒还好,只是点头表示知晓了。

    但孔攸却身体一震,杯中之酒也洒落到了地上。

    见孔攸的脸色阴晴不定,周钧奇道:“伯泓怎么了?为何如此慌张?”

    孔攸盯着周钧看了许久,深吸了一口气,开口问道:“二郎,可是不久之后,北方将生战祸?”

    听闻此言,周钧顿时惊呆在了原地。

    他只不过说了山南西道这个地名,孔攸又究竟怎么会知晓未来北方会生战祸?

    孔攸见状,开口说道:“突厥势微,恐消迹于漠北,纵观大唐北疆,再无敌手。”

    “大唐当前所虑之敌,唯有吐蕃而已。”

    “倘若新设荼坊,与回纥互市,欲不使他人知晓,自然是于北方寻一地而立,究其缘由,有四。”

    “其一,北临朔方,倘若荼坊生变,可有军力相助。”

    “其二,近漠北九姓,缩短商途,可减少路程。”

    “其三、南方诸州,人口密集,不利于保密。”

    “其四、南方潮湿多雨,不利于新荼保存和运输。”

    “以此来看,自然是在长安的北方设荼坊,要远利于南方。某本来猜测的地点,乃是原州、庆州一带,那里多荼园,位置也处于朔方与长安之间。

    “然而,二郎却舍近求远,选了巴蜀之地。”

    “某仔细寻思,擅自揣测,或是仙人曾道于二郎,未来北方恐生战事而已小说

    周钧倒吸一口凉气,一时之间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过了好一会儿,周钧缓过神来,对孔攸说道:“北方未来是否有战祸,或是有此可能,眼下尚无定论。不过伯泓之言,却也提醒了某。”

    周钧现在也反应了过来,安史之乱就算爆发,是在天宝十四年,距离现在还有十年。

    倘若要设立荼坊,也不必特意选择在巴蜀。

    将荼坊建设在北方,靠近朔方,的确更加有利一些。

    周钧看了一眼孔攸,心中有些感慨。

    这孔伯泓,仅仅只凭借自己口中的一个荼坊选址,就能猜到未来北方会发生战乱,实在是让人惊奇。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