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麻豆小说]
https://www.mado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寒风凛冽,肆虐冰地。
周钧走在中军落营的冻土之上,虽然穿着严严实实的皮袄,却依然能够感到寒气宛如钝刀一般,割裂着皮肤,让他疼痛难熬。
看了眼远方那白雪皑皑的山脉,周钧长吁一口气,继续向前走去,入了中军大营的营帐。
帐内燃着炭火,温度相较户外,明显高了不少。
周钧脱下皮帽,入了军议的末座。
坐在正位上的王忠嗣,一手捋着下巴上的胡子,另一只手拿着一封书信,神色凝重。
等待诸将入座,王忠嗣晃了晃手中的书信,开口说道:“昨夜,有突厥密使送来书信。”
“信中称,魃怛诃、秣荦等六部,愿意放下兵刃,向大唐称降。”
闻得此言,帐中诸将表情不一。
有人开口质疑:“突厥人狡诈奸猾,投此书信,不过是为了拖延时间。”
又有人言道:“倘若突厥六部甘愿来降,且答应便是,如此一来,既可分化敌军兵力,又可涣散敌人军心,可谓一举两得。”
对于这两种看法,王忠嗣只是沉默,没有表达任何意见。
周钧朝王忠嗣看去,只见后者面色沉重,却是心有疑虑。
周钧心道,突厥六部愿意归降,这对北伐来说,可是好事一件,为何王忠嗣看起来却是心事重重?
思考片刻,王忠嗣朝军典问道:“眼下有多少俘虏,又安置的如何了?”
军典拱手答道:“自大军开拔以来,共俘虏突厥诸部四千余人,都押在后营严加看管
王忠嗣点点头,又朝左押衙问道:“阿波达干余部,还有多少人马?”
后者答道:“阿波达干闻我军北上,令突厥十一部举族北迁。”
“一路上,其后伍又与我军数次交锋,皆溃败奔逃。当下可用之兵,恐怕不足万五。其余不过是些老弱妇孺,人数约有六万。”
王忠嗣闻言点点头,没有再说什么。
接下来的军议,便是讨论战事可能和作战方针。
王忠嗣坐在正座上,眉头紧锁,只是听着诸将报来,从头到尾,皆是一副沉思的模样。
周钧见了,心中却已经有了底数。
军议散会之时,周钧刚想离开39年),突厥贵族结社身为中郎将,先欲刺杀高宗,后欲夺取城门,最终失败遁走。”
“调露元年(679年),东突厥首人阿史德温傅起兵造反,北方二十四州之突厥民呼应,前后聚集十万余人,终被裴行俭所败。”
“永隆元年(681年),突厥阿史那骨咄陆,再率五千余众叛唐,沿途召集残部,至六万之众,后被薛仁贵击溃。”
“在此之后,突厥人先后十余次掀起叛乱,从未停歇。”
说到这里,周钧停了下来。
史书中还有另一段话,一直回响在周钧的脑海里,但是他却没有办法告诉王忠嗣。
这段话就是,朔方军此次北伐所俘虏的过万突厥降兵,得了玄宗的宽恕,被安排在河北的幽州、蓟州、营州等地。
这些降兵日后全部投在安禄山的麾下,成了安史之乱的叛军前锋,却是第一批攻入长安、展开屠杀掠夺的祸害。
而王忠嗣这边,一边揉着额头,一边开口道:“周二郎的意思,某听懂了。对于突厥人,倘若当年太宗用了魏征的法子,纵之使还故土,不留之于中国,便是上策。”大风小说
周钧闻言摇了摇头,轻声说道:“魏征之法,尚不如温彦博,乃是下下策,此举无异于放虎归山。”
王忠嗣闻言愣在当场,朝周钧问道:“那依你来看,何般才是上策?”
周钧抬起右手,重重斩落,沉声说道:“抽薪止沸,斩草除根。”
王忠嗣双眼圆睁,看向周钧,脸上皆是惊色。
周钧又说道:“善不可失,恶不可长。见恶如农夫之务去草焉,芟夷蕴崇之,绝其本根,勿使能殖,则善者信矣。”
王忠嗣沉吟片刻,开口说道:“杀俘不祥,此乃大恶,恐失道于边族。”
周钧拱手说道:“突厥俘众,天地感化,欲戴罪立功,共讨余孽;突厥残部,故技重施,诈降设伏,幸得看破。”
王忠嗣听了周钧的话,良久未语。
第二日,朔方军诸将得了二令。
令一曰:突厥四千俘虏,组建衙军,累功以脱奴身。
令二曰:突厥六部降书,故使乌苏可汗之诈降计,意在诱伏。诸军严法备战,不得有误。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