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麻豆小说]
https://www.mado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灞川别苑的人们,在得知这一消息之后,顿时就兴奋了起来。
屈家和樊家连晚膳都顾不上吃,朝怀中揣了几个蒸饼,扛着折凳,早早的在庭院里占了个位置
仇邕那些个部曲,再也不见平日里懒散的模样,个个精神抖擞,坐在树下只等着曲戏开演。
就连画月,也和屈家小娘柔杏坐在一起,就着一把炒豆,一边吃,一边还叽叽喳喳说个不停。
白日里听了殷安对唐朝戏曲的介绍,周钧兴趣缺缺,倒是没有太大期待。
在庭院里坐了一会儿,周钧见戏台还在准备之中,就站起身就打算先散步消消食。
走了几步,周钧看见玉萍从中苑拱门里走了出来,先是一愣,接着迎上前问道:“庞公也要来?”
玉萍摇头道:“主家在宫中看多了戏曲,天晚露寒,不愿出来,只是在房中读书。知妾身出身梨园,便执意让我出来看戏。”
周钧听罢,心中想道,庞公对玉萍可真是照顾有加。
见玉萍入了席,周钧左右看了看,发现殷府的主家,殷大荣,也不在场。
或许是有事吧。
周钧也没多想,回到了观席之中,静静等待着戏曲的开幕。
一刻钟的功夫,伴随着台上一声锣响,一位戴着幞头、穿着绿衣的伶官,上得台前,先是作了一遍四方揖,又说了几句白浑话,引得台下一片叫好。
片刻之后,又上来一位梳着苍鹘发型的副净,与那伶官一问一答,一唱一和,言辞斫拨,行动扑击,题材愚痴,引得台下哄堂大笑。
所有人之中,只有周钧一人表情尴尬,面露苦笑。
他本以为这参军戏,就和前世里的相声差不多,讲究的是说学逗唱,但细看之后,原来更像是闹戏。
看多了前世娱乐节目的周钧,再看到这类曲戏之后,整个人颇感尴尬。
好不容易,在一片响彻别苑的叫好声中,参军戏总算是结束了。
接下来,上演的是一出戏舞,名为《西河剑器》。
八位身穿五色绣罗襦,头戴红罗绣?{额的舞伎,每人手持一柄三尺青锋,剑光如织,器动四方。
剑上的剑柄与剑体之间有活动装置,舞伎自由甩动,使其发出有规律的音响。
八人进退有据,舞姿矫健,观之心驰神往,胸襟舒漪。
周钧看的目不转睛,心中暗道,这大唐的舞戏是一愣。
玉萍细细品味一番后说道:“二郎端是好文采,平日里却不爱显山露水。”
周钧顿时反应了过来,杜甫的这首《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却是写在大历二年(768年)十月十九日,眼下还没问世了。
周钧先是说道:“这诗不是我写的。”
见玉萍和公孙大娘不信,他又说道:“公孙大娘当年的剑舞,可谓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这首诗就是当年一位观者写的。”
公孙大娘一愣:“竟有此事?”
周钧心道,何止如此。
公孙大娘乃是开元盛世的唐宫第一舞人,更是一舞成就了大唐的三圣之道。
画圣吴道子,从公孙大娘的舞姿里,体会到了运笔之法,形成了笔势圆转,画下人物衣带如被风吹拂,被后人称为吴带当风。
草圣张旭,从公孙大娘舞剑时挥洒自如的手势和旋转跳跃的矫健身姿当中,领悟到书法的神韵,创造了运笔放纵的草书。
诗圣杜甫,观了公孙大娘的剑舞,写了唐诗名篇——《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封为传世绝唱。
玉萍问道:“没记错的话,大娘入了梨园,应是在教坊中升了那乐营将,怎又出来成了油坊婆?”
公孙大娘洒然一笑:“花无百日红,人无千日好。”
“妾身的剑舞虽然受了赞赏,但奈不住年老色衰,手脚迟钝,又教了好些徒弟。”
“宫演也用不了上场,教坊中该教的也教了,妾身终日无所事事,却成了闲人一般。”
“我性子本就耿烈,又不愿这样过活一辈子,就和田公将军乞了身,离了长安,入了泾阳。”
“嫁给了樊郎,并决意从此封剑,再不乐演。”
周钧听到这里,感慨了一声。
公孙大娘当年在郾城初次亮相时,那时候才不过是一位十四五岁的小娘。
杜甫当时在场,还记道,开元三载,余尚童稚,记于郾城观公孙氏,舞剑器浑脱,浏漓顿挫,独出冠时,自高头宜春梨园二伎坊内人洎外供奉,晓是舞者,圣文神武皇帝初,公孙一人而已。
那个时候的公孙大娘,服饰华美,容貌美艳,众人观之,皆慕之。
然而,这世间女子,都逃不过美人迟暮。
几十年过去了,公孙大娘早已容貌大变,身形魁梧,再也不复从前的英姿了。
这也是为何,虽是同名同姓,周钧起初却怎么也认不出公孙大娘的真实身份。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