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麻豆小说]
https://www.mado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一个目标,了解金江军目前的实力,能否和蛮族野战,并且占据优势情况下获得胜利。
这一点在栾谷关得到了证明。
那么第二个目标,就是要收复复州,盖州两地,从蛮族手中夺得富裕的平原地区,不用在苦哈哈的地方辛苦屯田。
大军停在了熊岳驿,此地离盖州卫百余里。
唐清安不急。
大军修整。
等待后方物资运转。
火器多,需要的物资也多。
军中的战马,骡马也多,需要的粮草豆料同样多。
十余万大军,唐清安不敢玩花样,稳打稳扎打呆仗,比双方的硬实力。
大军在修整,后方的官员也跟了上来。
看着官员提交上来的册子,唐清安极其的满意。
“等收复盖州后,明年我要治下多出两百万亩田。”
把众人的面色看在眼里,唐清安没有多余的表情,因为他并不是狮子大张口。
海州,盖州,金州都属于暖温带季风气候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分明。
平原多,河流多,适合开发田亩的地带也多。
军事行动是为了政治。
而对于唐清安目前最大的政治,就是民生上的事。
大周地方真的很离谱。
金州因为靠近登莱,往来官船极多,因此额田在各地报的最多,六十万亩额田。
复州远离登莱,提供额粮的额田只报了三十余万亩。
明明地利不比金州差,还是在平原上,为什么呢?当然是因为大量的隐田。
例如归于复州卫的永宁监城。
永宁监城的额田就有五十二万余亩。
为什么永宁监城的额田竟然这么高呢?比复州卫都要高,甚至要赶山整个金州卫了。
整个金州卫包括了旅顺等地,也才六十万亩额田。
因为永宁监城不用交税。
永宁监城的军户负责为官方养马,因此免除额粮。
卫所官员为了报功,就如实的上报了永宁监城的田亩,反正又不用缴税。
大户们世代不用交税,还能获得田亩的勘合,当然就没有了顾忌,愿意配合永宁监城的官员,让他们获得功绩。
只官册上,复州卫加上永宁监城,额田就高达近九十万亩,隐田更不知道有多少。
托蛮族的福。
蛮族把各地大户都迁移到了沈辽,然后派蛮人到各地管理辽民,辽民成为了奴隶。
唐清安在金州,镇江的清田没有丝毫的阻力。
现在收复了复州,大军在前方,官员在后方清田,同样没有半丝的阻力。
在唐清安的计划里,收复复州,盖州两地,无论如何也能得田两百万亩。
就算不足,以两地的地利,到明年播种之前,也是足够开垦新田,达到两百万亩的。
有了这两百万亩地,不管是新接纳的辽民,还是以往的辽民,他的金江镇将再也不会为粮食发愁。
“各地如今百姓数量统计出来了没有?”
听到节度使的问话,领头的冯胜之满脸笑意。
在大军出动之前,他还满脸的忧愁,如今大军军事顺利,获得了无数的地盘。
他负责民生事,同样解决了他的难题。
田亩充足了。
“随着长白山脉清除了蛮兵残余,包括岫岩,凤城两城,各地百姓有三十余万人。
加上山外逃进来的百姓,合计四十余万百姓,皆安置在长白山脉的平原地区。”
镇江的百姓,金州的百姓,东岸的百姓,无论是田亩还是人口,都十分清楚。
因此冯胜之先报游击区的百姓之数。
复州一带靠近前线,除了早已投奔到金州的,剩余的百姓都被蛮族迁移到后方。
不但此地的田亩荒废,也导致了数十万辽民生活困顿,蛮族可不管管迁移辽民的死活,更不会提供物资。
冯胜之先解释了一番,最后才报出复州各地辽民不足十万。
唐清安面露不快。
这都是蛮族造成的,至少造成了复州十余万辽民死亡,连靠近金州的复州都如此惨,更不用提其余地方。
“这五十余万民,加上原来一百七十余万民,合计两百二十余万民,旧田和新田合计一百六十七万余亩,复州有一百零二万余亩。”
听到冯胜之报的复州田亩数,唐清安感到诧异。
“复州的清田不是刚开始吗?怎么就得出了一百零二万亩?”
“额田就有九十万亩,以咱们在金州清田得出的隐田数,推断复州得出的这个数字。”
闻言,唐清安笑了。
“那这般推算,岂不是盖州的田亩也能推个一二?”
冯胜之点头。
“盖州至少有五十万亩以上。”
唐清安虽然再笑,但是并不满意。
以他对史料的了解,推断复州和盖州,田亩至少在两百万亩以上。
复州和盖州都是平原地带,两地的面积,论长度是不如金州到镇江的距离。
但是宽度却远超东岸,两地的面积合起来,远比他现在治下要大。
金州,加上狭长的东岸,以及偏冷的镇江,三地的田亩都已经高达一百三十万亩。
富庶的复州和盖州,光额田就在一百一十万亩。
“两百万亩。”
唐清安说道。
冯胜之和官员们纷纷看向将军。
“不管如何,如果足够就更好,不足够的话,到明年播种之前,我要两地田亩超过两百万亩。”
众人这才有些为难。
“做得到吗?”
唐清安没有逼迫过甚,而是语气温和的向众人商议道。
冯胜之笑道。
“应该是做得到的,本来想要轻松些,说不定明年还能超额完成计划,不过将军到底眼尖,不给我们多立功的机会。”
“哈哈。”
听到冯胜之的话,唐清安笑了起来。
指了指众人。
“你们都是一地之长,还找我要功,我哪里有功给你们,大家都为辽民多做点事罢了。”
形势一片大好,不管是武将,哪怕是文官也心情愉悦。
就按照三百万亩田来算,就算未来把田分了出去,只收田税,一年也可以收六十余万石粮食。
还有商贸运来的数十万石粮食,一年将近百万石的粮食,以及上百万石的渔获,海贸上百万两的银子。
不提盐铁专卖的利润,即以上这些,足以养活十余万大军以及官府,更不提盐铁各项之利。
官员们为金江镇的未来可期而欢喜。
唐清安也在高兴。
他高兴的是哪怕未来国内巨变,将无力供应他,他也能放心自己不会陷入破产的边缘。
那么。
只要接下来打败老奴。
五年平辽,就算没有了北镇只有自己,唐清安也有信心。
将军乐,文官乐,将士也乐。
随着一日破栾谷关,数百里来各地望风而降,军士的士气达到了顶峰。
连国内援军都开始敢请战了。
而这段时日吃饱喝足的朝鲜援军,也不在像以前那般,军兵一脸的麻木,脸色开始有了人色。
跟随朱秀攻打得利赢城的朝鲜义军三部,更不用提,士气不比上国国内的援军差。
前番打得利赢城,朱秀没有客气,使唤朝鲜义军三部,导致他们伤亡不小。
本来还有些担忧,等和大军会和后,将军直接从朝鲜军中,选拔了较为精壮的人充入了他们的部队。
不但补充了他们原来的人数,还都有所加强。
统帅权府使没有拒绝,反而配合上国将军,朝鲜其余各部将领,虽然有怨言,也不敢反对。
驻守镇江的五千朝鲜军,统帅是林之远,朝鲜大太监林忠的侄子。
他对自己定位十分清楚,就如陶杰对他所言,他就是来混资历的,混名望的。
陶杰说的不客气,他却没有不开心。
虽然陶杰向来没有好脸色,但是多次为他出谋划策,让他极其的佩服。
林之远不管五千原驻守镇江的朝鲜军。
陈凯武也没有客气。
直接派了不少金江军将领到朝鲜军中,指挥五千朝鲜军。
这并没有引起五千朝鲜军的反感。
上国派将领指挥朝鲜军,是历来的传统,当初抵御倭寇时,连训练朝鲜新兵,也是上国将领担任的。
军中修整完毕。
第二日。
九万金江军,一万朝鲜三部义军,五千原驻守镇江朝鲜军,一万八千国内援兵。
剩余的两万朝鲜军,沦为了杂兵,和民夫帮助金江军运送粮草和各项物资。
十二万三千兵,其中骑兵六千。
浩浩荡荡的向盖州前进。
先到了榆林铺。
榆林铺前番见到金江军的骑兵,早已归降。
大军在榆林铺驻扎。
榆林铺到盖州,只需要半日。
大军未战。
金江军骑兵,和蛮族骑兵,已经散开了几十里地,杀成了一片,到处都是骑兵之间的交锋。
这里是平原的地带,正是骑兵展威的时机。
蛮族虽然也会骑马,但是大多数是深山老林里的猎户,论弓箭不比蒙古人差。
但是论起骑术来,总体上就远不如蒙古人了。
蒙古人骑术精湛。
但是右翼蒙古和左翼蒙古不一样。
左翼蒙古早就和大周互市,后期大致上是和平相处,因此左翼蒙古对比右翼蒙古要富裕。
右翼蒙古和大周一直处于交战状态,蛮族未崛起前,是被严厉封锁物资的。
从大明到大周,两三百年里,右翼蒙古只剩下了穷字。
这也是蛮族屡次能打败右翼蒙古的原因之一。
右翼蒙古的兵甲不全,大多只穿着破烂的袍子,弓矢连铁箭头都不齐,有些蒙古骑兵沦到了用骨箭。
骑术中,蒙古骑兵最厉害,但是兵甲武器都太差,发挥不出什么战斗力。
兵甲,蛮族骑兵和金江骑兵不相上下。
武器,蛮族骑兵用弓箭,金江骑兵大多用三眼铳,少数用弓箭,至于短兵器都差不多。
蒙古骑兵和蛮族骑兵合起来,金江骑兵输多赢少。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