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麻豆小说 > 大明第一皇太孙 > 第24章 佳风佳月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麻豆小说] https://www.mado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月没参横、夜幕深垂。

    秦淮河上却依然笙弦逐舫,莺歌荡漾,一艘艘雕梁画栋的船舫穿梭如织。

    船舫上张灯结彩,那一盏盏玲珑剔透的花灯,光影流动,倒映在水波荡漾之间,把秦淮河水渲染得光怪陆离、色彩斑斓。

    一条在高大画舫间往来穿梭的“七板子”上,一个脸上带着娇媚微笑的丰腴少女,半倚在斑驳的船栏上,对着岸上的主顾们,骚姿弄首、回眸顾盼、卖弄着不一样的风情。

    秦淮河两岸,华灯璀璨,金粉楼台、鳞次栉比。

    岸边如潮的人群中,既有身着锦缎、满脑肥肠的富商巨贾,又有自诩风雅、多愁善感的骚人墨客。自然都是为了去纸醉金迷的画舫中,喝杯“点花茶”、饮盅“登楼酒”、享受一番骨软筋酥的定制服务。

    秦淮河自古就是醉生梦死、金粉荟萃之地。但秦淮河畔的胭脂之所,最初远没如今的繁华。

    这以秦淮风月为主题的青楼娱乐圈,却是六代贫农、“淮右布衣”的朱元璋亲手打造出来的。

    大明立国之初,国库空虚、财匮力绌。但数百万的大明虎贲急于北上,要和蒙元的余孽去做最后的决战,朝廷的财政入不敷出。

    面对这个满目疮痍的烂摊子,就算已经采取了休养生息、鼓励农耕的政策,但时间太长,朱元璋等不及了。

    想当年,洪武爷常年混迹于市井街巷,自然知道勾栏瓦肆、娱乐会所来钱最快,于是就想到了自己开青楼挣快钱的法子。

    朱元璋便在金陵的秦淮河畔设立了国立的青楼,美之名曰“秦淮大院”。为了以示隆重,朱元璋还亲自为“秦淮大院”题写了一副脍炙人口的对联。

    上联是:“此地有佳山佳水,佳风佳月,更兼有佳人佳事,添千秋佳话。”

    下联是:“世间多痴男痴女,痴心痴梦,况复多痴情痴意,是几辈痴人。”

    大张旗鼓地鼓励天下豪商巨贾,到金陵的秦淮河一掷千金,以增加税收,充盈国库。

    一时间,秦淮河上流光溢彩,游船画舫往来穿梭、桨声灯影昼夜不息。

    豪商巨贾自然是纷至沓来,但同时许多朝堂官吏、勋贵豪族也如同苍蝇见脓血一般趋之若鹜。结果税收是增加了,但是各级官吏的贪污腐败也成倍地增加。

    无奈之下,朱元璋只好关停了“秦淮大院”。但各种民营俱乐部、私人会所却如雨后春笋冒了出来。从此,秦淮风月繁荣昌盛、蓬勃向上。

    夜幕之下,一艘精巧的两层船舫,从灯火璀璨、脂粉浓烈之中向秦淮河的深处悄然飘去。

    船舫周以雕栏、覆于垂暮。水房的两边,窗户紧闭,用帘卷遮盖的严严实实。船头悬挂着两支小小的羊角灯,显示此时的画舫之中有恩客两名。

    船舫名曰“夜未归”,头牌是今年才崭露头角、名动京师的“顶流明星”莫愁姑娘。

    莫愁姑娘桃李的年华,生的是千娇百媚、闭月羞花。诗词歌赋虽然没有过人的造诣,但吹拉弹唱却样样精通,让被侍奉过的恩客们食髓知味、流连忘返。

    尤其是整个金陵风月之地都有传言,莫愁姑娘是开国功臣——韩国公李善长的后人。这就更让登徒子们追风逐浪、趋之若鹜,争着抢着去当“榜一大哥”。

    想想当晚,在自己身下翻来覆去、转辗反侧的佳人居然是大明开国勋贵的后人,即使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风流。

    如此,花销自然是不菲。

    此时,从水房厚厚的帘卷,透出那散射着的黄黄的烛光,反晕出一片朦胧的烟霭,慢慢消失在微凉的河风之中。

    水房中,檀香轻扬,琴声袅袅。

    凉国公的义子,吴信“醉”意正浓,酒不醉人人自醉、色不迷人人自迷。

    十余日前,吴信奉义父蓝玉之命,趁着夜色,人不知鬼不觉得从建平门溜出了建昌府。

    吴信护送着马队,一路掩人耳目、昼伏夜出。终于在三日前,千辛万苦地潜回了京城。

    吴信依着义父的叮嘱,给定远侯王弼、江夏侯周德兴等几位侯爷送上了礼帖、打点好义父回京前一切的准备之后,便躲在凉国公府,深居简出。

    毕竟未经五军都督府的允可,吴信私自回京,如被人告发,按律是要枭首的。

    无所事事的吴信被憋的恼火,加上赌瘾难耐,今天一大早,换身衣服,不管不顾的就跑到秦淮河边的赌坊去碰碰手气。

    不成想运气却极差,喝杯凉水都塞牙,押庄开闲、买闲开庄。气得吴信愁眉紧锁,犹如满仓买入中石油一般。

    输光了银两的吴信,气急败坏地走出赌坊,却和自己几年前在甯川卫的同袍沈惟敬,撞了个满怀。

    知道吴信如今成了凉国公的义子,沈惟敬自然是极力地巴结,力邀吴信今晚去秦淮河开怀畅饮,以诉同袍之义。

    有心隐瞒自己行踪的吴信,自然是百般推脱。却被沈惟敬告知今晚的妙人是“夜未归”的莫愁姑娘。

    一想到莫愁姑娘如今是秦淮河娱乐圈的顶流,自己一个小小的千户,平日里哪有闻香识玉、一亲芳泽的机会,于是吴信便却之不恭、应承了下来。

    ......

    放歌纵酒之后。

    此时的莫愁,一头乌黑的长发挽成高高的发髻,露出粉嫩修长的脖颈。

    一身雪白飘柔、薄如蝉翼的轻纱,将挺拔俏耸的两座山峰和纤细小巧的柳蛮腰紧紧包裹起来,纱中那若隐若现的轻薄亵衣束敷着一双呼之欲出的酉禾月匈。

    眉若柳叶、唇若涂朱的莫愁姑娘,脸上带着妩媚之极的笑容,正半倚半靠地坐在吴信的身边。

    檀木的香、脂粉的香、轻纱的香还有莫愁的体香,混合在一起,随着船儿在吴信的鼻子尖前摇荡,吴信的心也一起荡漾。

    心猿意马的吴信将手伸进莫愁的衣襟,轻轻一撵,莫愁眼波如丝、呼吸如兰,身子一软、整个人都靠在吴信的怀里。

    沈惟敬安静地坐在一旁,一口口浅浅地喝着杯中的香茶,望着吴信,一脸得坏笑。

    船舫越来越慢,似乎完全停了下来。吴信微微一怔,感觉窗外寂静的异常。

    诧异间,几声细微的破空声钻入吴信的耳膜,久经沙场的吴信立刻听出,那是箭弩划过空气的咻咻声。

    吴信一把推开莫愁,抓起桌上的腰刀,警觉地注视着房门。

    几个呼吸之后,房门被一脚踹开,几个手端弓弩的黑衣人,簇拥着一个身材高挑的中年汉子走了进来。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