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麻豆小说 > 大明第一皇太孙 > 第20章 问策(1)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麻豆小说] https://www.mado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当......当......”

    紫禁城沉闷悠长的钟声,意想不到的早响了一个时辰,帝国的早朝比往日结束得都早。

    被打乱了生物钟的鸟儿们,“叽叽喳喳”绕着栖息的松柏乱窜乱飞,愤怒地表达着自己的不满。

    早朝的气氛极其压抑,文武百官,各怀心思。

    昨晚关于江夏侯周德兴及子周骥的死因,五花八门,传什么的都有,让人浮想联翩。

    在朝会上,皇帝怒如雷霆,直言周骥食君之禄、不报君恩,公然拒收宝钞,败法乱纪、浊乱朝纲。

    为正国法,维护宝钞的正常流通,刑一而正百,杀一而慎万,必须将周骥明正典刑。

    至于江夏侯周德兴,则身为开国勋贵,身邀宠眷,怂恿、纵容子嗣,轻慢皇权、忤逆皇孙允?伞

    本应夷其三族,念其委身戮力,有一得之功,故祸不及孙。

    朱元璋给自己一起玩过尿泥的发小定的罪名,着实让淮西勋贵们背后一阵阵发凉。

    只是陛下在言语之中,有意无意的多次提及二皇孙允?桑?陀行┮馕渡畛さ奈兜懒恕

    终究是死了数十人,文臣武将在朝堂上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担心言多必失,再触及皇帝的霉头,累及自己小命不保。

    所以,朱元璋发完雷霆之怒后,无人敢奏本,早朝就在沉闷的钟声中,草草的结束了。

    只有翰林学士刘三吾、刑部尚书杨靖、户部尚书赵勉和工部左侍郎严震直,被云奇从退朝的人堆儿里一一带到了华盖殿。

    朱元璋早已脱去厚重的朝服,换上了单薄的粗布长衫,正端着碗、有滋有味地顺着碗边,往嘴里吸溜着薏米小豆粥。

    “臣等叩见陛下!”

    “都起来吧,又没外人,哪那么多虚礼!”朱元璋往嘴里塞了一筷子炒黄菜,看着年已八十的刘三吾,含糊不清地说着:“刘老大人,都坐吧。”

    杨靖等三人感激地瞄了刘三吾一眼,半个屁股挂在了凳子边上:“幸好有老大人在,还能有个座儿。”

    明,自朱元璋起,君臣礼仪就和元以前的朝代发生了很大的不同,完全就是“君为贵、臣为贱”,“凡百官奏事,皆跪”,和皇上议事的时候,臣子连站立的资格都没有。

    所以,很多年龄大一点的官员,上朝时,波棱盖上都会绑有护膝。

    刘三吾四人满口生津地听着朱元璋“吧唧吧唧”的吃饭声,一动不动地坐着。

    直到朱元璋喝完碗里最后一口豆粥,舒舒服服地放下筷子,走到宝座坐下,

    刘三吾才开口问道:“陛下,敢问找臣等何事啊?”

    “宝钞!”

    “昨个,咱让蒋?把周骥那小子给宰了,是为宝钞,也不全是。”

    “如今,民间不遵法度、菲薄宝钞之事,愈演愈烈。咱总不能依着《大明律》,把这些人都砍了吧?只有借用周骥的脑袋,杀一只鸡给猴看。”

    “而且,钞贱银贵,也愈发得严重。”

    “据咱知道的消息,日前一贯宝钞仅值八百余文。而江浙一带,宝钞更贱,竟不足七百五十文,何故如此?”

    “赵勉,你是户部首座,先说说吧?”朱元璋开门见山。

    赵勉,刘三吾之婿。洪武十八年,登进士甲科第七十一名。洪武二十三年,时为刑部尚书的赵勉与同期进士、时任户部尚书的杨靖相互对调。

    “臣以为......”赵勉没想到朱元璋会先问自己,一时踌躇,心中腹诽:

    “宝钞为什么会贱?皇上,你自己心里没数吗?”

    “难道让咱实话实说,直接告诉你是因为宝钞发多了?我吃饱了撑的,我还想多活几年呐。”赵勉知道,让朱元璋少发宝钞绝无可能。

    洪武二十一年,户部右侍郎聂震上书曰,发行宝钞要有节制,不可重蹈宋元之覆辙。结果惹怒朱元璋,被当庭杖毙。

    “臣以为,应重拾倒钞之法。自古,百姓好新钞而恶昏钞。”

    “朝廷收税只收新钞,民间亦是如此,对旧钞折价或拒收,新旧宝钞居然存在价差。”

    “可允许百姓,将文字磨灭、字贯模糊、破损水浸的昏烂钞,由提举司行用库负责兑换新钞,酌情收取一定的工墨费用。”

    “臣亦约束本部官员收税时,挑拣新钞之恶习,务必做到字贯可验真伪,即通行无阻。”

    宝钞发行的弊端久矣,所以赵勉也能在短时间说出个一二。

    “此法可行。”朱元璋点点头:“不过,民间多有不法奸诈之徒,以堪用之钞辄来易换,需对昏烂钞定个界限。”

    “臣遵旨。”赵勉见朱元璋没有追着问下去,稍稍松了一口气。

    “刘学士,你有何看法啊?”朱元璋望着自己的智囊,满怀期待。

    刘三吾在前元为官多年,元末“中统元宝交钞”滥发,对百姓财富无底线的掠夺,自己是深有感触的。

    对于大明宝钞,刘三吾曾建议朝廷实施“钱钞并行、钱为重钞为轻”,也是得罪了朱元璋,由翰林学士降为国子监助教。

    “陛下,老臣附议。”既然皇上揣着明白装糊涂,那老臣也只能跟庄。

    “老臣以为兑换之时,对昏烂钞要严加甄别,以防伪钞混入其中。”

    “自宝钞通行天下,便民交易以来,民间伪造者甚多。”朱元璋不住的点头。

    “咱记得洪武十九年,句容县杨馒头伪造宝钞一案,合谋者众。”

    “为震慑作奸犯科者,咱将杨馒头及其他主谋统统灭了九族,自京城至句容县,沿途九十里,每隔十余米斩杀一人,将所砍下的脑袋摆成一排。”

    “九十里,尸首相望!咱的手段够狠辣了吧!”朱元璋看了一眼刑部尚书杨靖。

    “本想着,瞧着咱如此的手段,会再无复犯之人。唉,没成想,不到一年,句容县又接连发生伪钞案,还他娘的都是和杨馒头一个村的。”

    “为了财,一个个他娘的都不怕死。你敢造,咱就敢杀!”

    “咱就看看,是你的脖子硬,还是咱的刀硬!”朱元璋眼光凌厉,透着杀气。

    “臣,有罪!”杨靖作为刑部的首座,不能总是缩着脖啊。

    “陛下所言极是,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作奸犯科者,必须严惩不贷。”

    “臣自职掌刑部以来,对宝钞造假者从不手软。摄于陛下之天威,造假者少了许多,不过,造假的手段却愈发得高明。”

    “哦,给咱说说看。”朱元璋等都来了兴趣,唯独赵勉闻听,甚是郁闷。

    杨靖嗯了两声,清了清嗓子。

    “还给咱卖起了关子。”朱元璋笑着对云奇吼了一嗓子:“没眼力劲儿的东西,快给几位大人上茶啊,上好茶!”

    “臣,谢陛下赏茶。”

    杨靖喝了两口香茶,感觉肚子更加饥饿难耐。

    “臣记得,句容县杨馒头一案,是其同村的银匠用锡料做的假模板。模板纹理分明、雕工精湛。”

    “但做的再好,模板终归是假的。而如今,作奸者以真做假。”

    “用宝钞的真模板做伪!”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