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麻豆小说 > 水浒风起独龙岗 > 第209章 钦差到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麻豆小说] https://www.mado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209章

    钦差到

    男子愣了下,点头道:“可以的,没问题!”

    “那你还有什么本事?经商或者手艺之类?”

    “小人是一名武士!在我们日本,也算得上一流的!”

    说罢,单手拿起地上木棍,神情严肃的挥舞两下。

    沈潮看不出什么,他对日本武士也没多大兴趣。

    “你叫什么名字?”

    “小人三浦久郎。”

    “好了,你的条件我都可以满足,跟我走吧。”

    “嗨!多谢主人。”

    三浦久郎恭敬的给沈潮磕了个头,起身背起小孩子。

    吃饭时间,沈潮等人被柳立德带到了泉州最豪华的酒楼。虽然没有东京和大名府的气派奢华,但却有很多异域菜肴。

    接下来数日,沈潮在泉州买下两间店铺。一个用于开设镖局,一个用于其它商贸往来。

    将店面重新整修之后,这天来了数名大食人。在柳立德的带领下,和沈潮做了介绍。

    一番寒暄之后,沈潮步入正题。

    “今日请诸位过来,除了商谈代理我香皂的事宜。还有件小事,想请各位帮忙。”

    一个汉话最流利的大食人笑道:“沈大官人有什么事尽管说,没有什么不能交易的。”

    “爽快,我想要些你们那里独有的蔬菜和水果。比如我曾听闻有一种叶子很大,根茎很粗的蔬菜。它的根部会有紫色的汁液,味道有些甜。还有一种拳头大小,味道很浓郁的蔬菜。我对这些东西很感兴趣,诸位若是能将他们带过来,我愿出高价买下。”

    几人互相交谈了番,还是那个商人道:“您第一种说的应该是火焰菜,至于后一种应该是..”说了一句沈潮听不懂的词。

    沈潮摆摆手,笑道:“我也不知道它们叫什么?只要是我没见过的,都可以带一些。”

    “您说的当真?”

    “自然。”

    “那这个火焰菜,您打算出多少钱?”

    “十贯一颗如何?”

    几名大食人听后,大笑起来。

    “哈哈哈,这可是您说的,不要后悔。”

    “不后悔,当然了你们不能给我超过一万颗。”

    大食人摆摆手道:“其它东西我倒是需要回到大食才能带来,火焰菜现在就能给你。我们的院子里就有人在种,只是你们宋人不喜欢它们的味道。”

    “哦?可否一会儿送几颗过来?”

    “没问题,我这就让人取来。”

    几人继续聊着生意上的事,通过他们沈潮对南洋以及中亚地区有了许多了解。

    没一会儿,就有人抱着几棵像后世大萝卜似的蔬菜回来,其中还有几颗是从土里拔出来的。

    此时可能还没到成熟,叶子有些小,根茎也只小水萝卜大小。

    沈潮接过一个成熟的仔细辨认,用拿刀子切下一块。

    汁液呈紫红色,放到口里嚼了嚼,果然很甜。

    压下内心激动,满意点点头道:“嗯,不错,是个好东西。我收了,诸位可以将成熟的都送来。”

    几人哈哈大笑,表示一会儿就把家里储存的都送来。

    “这东西只有一个品种吗?”沈潮问道。

    “还有一种根部是白色的,不过味道不如这种。”

    “没关系,我都想要,诸位尽管运来便是。”

    “好,明年就给您带来。”

    送走了大食商人,沈潮叫来负责泉州的管事。

    “甜菜送来后,立刻安排船只送回庄里。另外,尽快安排棉花事宜。这是此次的主要目的之一,运回庄后还要实验两三年,才能摸索出规律。”

    “小人已经打听过,这里主要是两种棉花。一为木棉,其树往往数丈高。二为吉贝,树类小桑。”

    “应该是第二种,木棉咱们可种不了,成本也不划算。”

    “好,那小人下去便办理此事。”

    沈潮在泉州一住便是月余,期间不仅认识了诸多异国商人,还在附近买下数座山头。炒茶已经研制成功,接下来就该种植推广了。福建路有着大量无人要的山脉,自是不二首选。

    在这期间,宋江也到了刺配地江州。在神行太保戴宗的照顾下,开始了还算不错的牢狱生活。

    与此同时,一支朝廷钦差仪仗来到了福建路治所福州。

    州府及各司官员连忙迎接,核对完相应文书后将仪仗安顿在驿馆。

    奉旨钦差为户部郎中陈炎,此刻端坐主位,对下面众官员道:“本官此次身负皇命,需要去泉州宣读圣旨。除了需要诸位,还要市舶司配合。明日一早,还请诸位一同随行。”

    “是,下官遵命。”

    泉州福州虽然相距不过三百里,却道路崎岖,走了四日方才到达。

    钦差进入驿馆,福建路三司官员连同泉州知州,还市舶司的官员全都前来听宣。

    陈炎打开圣旨,神情肃穆,读了起来。

    “大宋皇帝制曰

    门下:朕膺昊天之眷命,绍祖宗之鸿业。今海宇晏清,番商云集,当修柔远之规,广开利源。两浙路、江南东西两路,素称膏腴,蚕桑未兴,陶器不彰显,深负物华。兹命有司推行新政,以彰朝廷怀柔万国、通商惠工之意。........”

    接下来就是具体的新政内容,一是要改稻为桑,在淮南,两浙、江南诸地凡是适合蚕桑之地,要以稻田改植桑树。织户所产绫罗绸缎,市舶司专收外销。

    二是要增置官窑,与越州龙泉,饶州浮梁,吉州永和诸地增设官窑。敕将作监精选工匠,造青瓷,白釉诸器,纹饰符合蕃商所好。窑厂所出,由市舶司统筹发卖。

    三、所有新增桑田、窑厂采取合营制度。朝廷负责出地和人工,蕃商出本钱。所得利润,朝廷占四成,其余按出钱比例分配。所出商品,入股者具有优先买入权利。

    四、凡是入股蕃商资金超过十万贯者,直接赐予大宋身份。本人和后代,可以参与科举做官。入股前十名者,可以派人参与监管,并且朝廷赐予一个正九品官职。

    读完了几条事项,陈炎继续道:“布告中外,体朕意焉!政和七年五月八日,户部郎中陈炎宣奉。钦此。”

    “臣等谨奏。”

    众大臣纷纷行礼,起身后再次行礼,市舶司主官恭敬接过圣旨。

    “好了,诸位大人都请坐吧。本官奉旨而来,督办此事。还请几位多加配合,我只能在这停留五日。然后还要去两浙等地,尽快落实新政。”喜欢水浒风起独龙岗请大家收藏: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