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麻豆小说 > 大秦:让政哥开着挂打天下 > 第332章 聪明人与笨蛋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麻豆小说] https://www.mado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何必呢?”

    李冰的这声叹息,让夏科羞愧的低下了头。

    最终,在夏科心如死灰的等待中,前去李冰家的玄衣卫之人回来了。

    一个盒子被中年人打开,里面只有两张纸。

    夏科有些疑惑,不应该啊!

    中年人看完了纸,有些愤怒的拍到了桌子上:“刘邦,你在耍本官不成?这里面全是些捕风捉影的事,这能算什么功劳?!”

    “不行啊,那算了。”刘邦很是光棍。

    两个玄衣卫走过来,手架在刘邦的肩膀和小臂上,带着他朝外而去。

    “对了,李郡守,我的行李不要了,你自己处理吧。”

    刘邦回头说了一句,却并没有看李冰,而是看着夏科。

    中年人对着李冰告辞,带着玄衣卫之人押着刘邦离开,他还要去抓一个人。

    原地。

    李冰挥退了其他人,留下了夏科。

    两人都明白刘邦那话的意思,那是将足够把夏科等人打落云端的‘罪证甚至可能包括之前坑来的大批财物,都留给了李冰。

    这是一份重礼。

    对李冰来说是的,对夏科和其他人来说更是。

    如果是其他人,他们或许不了解;但对于李冰的为人,他们很懂。

    只要自己是为了蜀郡大局,以公心办事,李冰就绝对不会对他们有想法。

    但仅限于李冰。

    李二郎……

    他们也信任,但终究不敢在以后的人生中都信。

    没有哪个政客会允许自己的把柄长久在别人手上的——李冰是已经老了,活不了几年不说,还是他们这些蜀郡官员心中的道德标杆。

    李二郎以后可未必。

    “是水利局吧?”李冰忽然说道。

    夏科长揖到底:“在下愧对郡守提携之恩!”

    李冰刚来时,蜀郡是什么样他们心里很清楚,是李冰一步步的带着他们修整水利、整理民生,让蜀郡渐渐好起来的。

    夏科是有私心,却也是一个知恩图报的人。

    只是此刻情势下,他除了如此说外,已经不知道该如何说了。

    李冰沉默一会,扶起了他:“好好办事。”

    “唯!”

    夏科放心了。

    ……

    咸阳。

    王宫。

    嬴政看着面前一封由蜀郡玄衣卫递交来的密信,面无表情。

    下方,章邯低头站在那,心里羞愧无比。

    蜀郡当地玄衣卫在刘邦等人去了之后,居然配合他一起进行对蜀郡官员的敲诈行动,若不是蜀郡内的几个黑冰台探子,恐怕这事还真就捂下来了。

    这让他差点感觉天都塌了……

    “此事与你无关,寡人不会责备于你。”

    嬴政说了句。

    章邯顿时拜倒:“谢大王恩典!”

    刘邦!林杰!

    等你们回来,你们要是还活着的话,我要不把你们打个半死我章邯两字倒过来写!

    “你先去偏殿等候。”

    “唯!”

    等章邯走后,李缘从门外走了进来。

    “知道了?”

    “嗯。”

    “怎么说?”

    “不知道该说什么。”李缘叹了口气。

    其实蜀郡官员们的行为,换个词恐怕很多人就理解了——裙带官僚主义。

    这个主义,几乎贯穿了夏朝以来华夏所有的朝代。

    “我知道,这个很难解决,别说大秦,后世也很难。”李缘有些惆怅道:“只是如今,贵族们没把这个当回事,蜀郡那些人只不过是忘记掩盖了,摆在明面上。”

    “寡人也知道这点,可寡人不是在问你对那些官员怎么办,而是刘邦。”

    真要严格来算,刘邦和糜伍这两人一个干事一个出主意,他们三族都可以没了;蜀郡玄衣卫机构主要负责人估计也得死,其他人降职或者丢帽子都有可能。

    可嬴政觉得,事情似乎有些不对劲。

    李缘没说话了。

    想了会,他才说:“你还记得我跟你说过古代王朝灭亡的因素吗?还有那个三百年周期律。”

    “记得。”嬴政沉默了一下:“你是不是想说,这种官官相护的行为,也是因素之一?”

    “从后世的政治角度来说,是主因。”李缘说:“因为阶级上升通道被堵了,阶级流动性没了,下层没生存机会了,然后就是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从这个方面来说,蜀郡那些官员在我们想要改变大秦的这个时候干出这种事,其实把他们全杀了都不为过。”

    “因为这样会让我们好不容易在大秦百姓心里营造起来的印象,显得像个笑话。”

    那种后果,李缘感觉似曾相识。

    嬴政皱眉:“难道刘邦他们的行为还是对的?”

    “不一定。”

    “只是从我们的利益出发点来说,也未必是全错的。”

    尤其是那个叫糜伍的。

    李缘觉得,按照糜伍这种聪明人的本事,他不可能想不到这一切的发展后果。

    这让李缘思维忽然就发散了起来。

    其实华夏历史上,每一个朝代都不缺聪明人。

    可往往就是这些聪明人,亲手将那个国家推入了灭亡的深渊。

    因为他们太聪明了,聪明到他们能看到自己做出什么事情后、会给自己带来什么后果。

    秦朝时,李斯难道不知道和赵高勾结是与虎谋皮、会给大秦带来怎样的结果吗?

    汉末时期,曹丕难道看不出九品中正制的发展后果?

    唐朝时期,李隆基晚年真的想不到安禄山等地方官做大的坏处?

    ……

    可他们最终还是那么做了,向现实妥协。

    他们并没有反对那些会给王朝带来坏事的选项,因为他们心里很清楚那样会给自己带来什么。

    换句话说:

    一个国家不是亡于无可改变的灾难,而是亡于清醒的沉沦。

    而相对的。

    在一片淤泥中,往往是那些在聪明人眼中的“笨蛋”们,靠着他们自己的蠢劲用生命冲破了旧有的秩序。

    他们后来的人生轨迹、思想观念甚至身份都不尽相同,有的人最终甚至成为了“恶龙”。

    但在一开始,他们有另一个名称——理想主义者。

    那个奔走半生的皇叔和他身边的流浪骑士团。

    那个年轻时想着做征西将军后来孤身刺董的曹贼。

    那个只要卸职回乡就可以平安却一心想北伐的岳将军。

    那个国家全盘都烂了却依旧明知必死还进行改革的张首辅。

    ……

    “我说这些并不是想为他们求情,也未必代表他们和我跟你说的这些‘笨蛋一样。”

    李缘停顿了一下:“只是,你最少应该问问他们的想法,我相信此时的你在他们心里,并不是一个无法沟通的君王,就如同你可以听我讲这些一样。”

    “糜伍好歹也当过县令,不可能不明白官场的规则。”

    “李冰更是郡守和青史大才,可他却默认了他们的行动。”

    “刘邦就更简单了,现在的他不可能放弃一个大好前途而自寻死路,可他却依旧被糜伍说动了。”

    “他们都是聪明人。”

    李缘想了想:“却也都是一些笨蛋。”喜欢大秦:让政哥开着挂打天下请大家收藏: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