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麻豆小说]
https://www.mado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面对巅峰魏国的兵锋,当时没有哪个国家敢说自己能撑下来。
秦国那些年,真就是在灭国的边缘徘徊。
幸好,吴起在政治上失败了。
“你刚才应该是想到了你们后世的某些事吧?”
嬴政忽然叹了口气:“但那其实没什么可悲伤的,苦难只会让我们更加强大而已。”
“别忘了,华夏自古以来从来都不缺苦难,但我们从未认输过!”
“当年大秦如此,你们的后世王朝定然也是如此!”
李缘深以为然。
后世的爷爷辈人们,在短短几十年内跟上了时代;后来父辈人们接过棒子,让华夏从跟上世界水平走到了世界顶尖水平。
到了李缘那一辈人,虽然许多时候说着躺平,但他们那一辈人也并没有愧对历史责任。
年轻人,只要有能力的,都在努力。
华夏人谁不想着进步?
之所以有躺平气息,只是因为大部分年轻人要么属于普通人、好好过日子不给国家添乱就是好事了,要么就是有些野心、但能力不大卷不过更有能力的人。
所以,你躺平了也不要紧。
因为你的躺平并不是你废物,只是你属于茫茫众生的一员,你即便躺平也改变不了华夏文明整体的进步。
有能力的人去卷,我没能力,那我不卷不行吗?
野心与实力不符,那不叫奋斗,那叫无自知之明……
想到这些,李缘安心的躺到了地图上。
“政哥,那吴起之后呢?”他问道:“魏国当时正是巅峰,你们真在短时间内把河西夺回来了?我记得我们课本上写的秦国夺回河西的战争,不是秦献公、秦孝公时期的吗?”
嬴政看着他这样,眼神动了动,手中的剑柄也抖了抖。
但他终究没说什么。
至于夺回河西,也确实。
吴起离开魏国的同年,秦后惠公去世,其子秦出公继位。
但由于年纪太小(2岁、3岁不确定),君权落入其母——小主夫人手中,而她任用宦官、群臣不悦、百姓非议。
“还记得之前说的,被掌权的臣下势力推上王位、结果继位就遇到魏国进攻的灵公吗?”嬴政问道:“他死后,太子连由于太小被逼迫离开秦国,流亡魏国。”
李缘点了点头,随即想到了什么似的瞪大了眼。
嬴政笑着点了点头。
后惠公死后,距太子连被逼离开秦国已经过去了三十年。
面对秦国国内的混乱局面,以及那个比他小了二十多岁的堂弟肩膀上的“担子”,太子连决定帮这个弟弟减轻负担……
于是他返回秦国,让堂弟出公和婶婶小主夫人“永远安息”,夺回了本就属于他的君位。
而这个太子连有另一个名字——嬴师隰(xi、二声)。
也是让后来所有人熟知、结束了秦国数代乱政、将大秦从百年衰落中拉出来、大秦帝国的改革引路人——秦献公。
李缘啧啧两声,这么看来,大秦从立国直到秦始皇时期,拿的基本上也是男主剧本。
国家灭亡边缘、秦军噩梦吴起走了。
秦国几代乱政时期、出了个整顿者秦献公。
他还给大秦生了个牛逼的儿子——秦孝公。
就是大秦这剧本里的苦难着实多了些,而且剧本过了始皇时期,居然就是名为‘胡亥的末页……
“对了!”李缘惊坐起:“政哥,拿两个史官给我!”
“干什么?”
“放到学宫,编写一门专门的历史课程,小学主要讲大秦历史,中学的就讲整个华夏的历史!”
嬴政想了想:“淡化国别、加深认同?”
李缘连连点头,跟聪明人说话就是方便。
但嬴政很明显不止于此,他并没有迅速答应,而是在思考一下之后说:“讲华夏历史时,是不是要提及一些他国的?那这里面的选择,是不是有种……”
既然都是要说一些过去的事,那为何不有选择的说?
这跟报纸可不一样,报纸可能只是激起一时讨论,但如果入选学宫课本的东西,可信程度明显高一些,因为人家会想:秦国都把此写入学宫教育孩子了,难不成还能有假?
李缘想了下后,点了点头,又躺下了。
这事政哥上心了就行。
他可以不用管了。
……
赵国国都。
赵王大殿外。
群臣正在排队等候,少部分人低头交流,大部分人都是闭眼假寐。
但某一刻,一些交谈声也不见了。
郭开带着悲伤、愤怒、不甘、痛苦交织在一起的神情走来,让许多朝臣一脸懵逼。
但有一些消息灵通的朝臣却知道是什么事。
“他侄女昨夜回家时,被人袭杀了。”
一些人更懵了,不就个侄女吗?
至于在朝堂之上这样?
“那是他已故弟弟唯一的孩子,他自己现在不也没孩子吗?所以……”
哦!
家族中的直系独苗被灭了是吧?
那可真是……
老天开眼啊!
反对郭开的人们听说后睡意顿时就被乐没了。
最前方,仅站在郭开身后不到三步的御史大夫昨夜就得到了消息,此刻虽然面容紧绷,但心里早就乐开了花!
苍天呐!大地啊!这是哪个大侠替赵国出的这口气啊!
整个朝臣队伍里再次陷入了寂静,但每一个人都期待着接下来郭开会有什么举动。
随着一个宦官在前方指引,众臣接连走入大殿。
但见礼过后,众臣看向相国郭开,郭开却强忍着悲伤什么话都没说。
哎!不对啊!
自从当了相国后,郭开不是每天都要对一些反对他的人找点事吗?
怎么现在这么沉默了?
赵王看了郭开一眼,暂时没理,而是看向其他大臣,先处理起了公务。
虽然他在朝臣眼中风评可能不一样,但他还是具备为王的基本办事能力的,许多事情都在他和臣子的讨论中被不断定下,直到……
“大王,大将军今日可到国都,对大将军的封赏,该如何?”
赵王眉头一皱,郭开也抬头看了赵王一眼。
老实说,打完胜仗回来的大将军不赏是不可能的,更何况还是一场三国联合的大战役,匈奴人口虽被秦国要去了,但赵国依旧获得了大量牛羊马匹,所得到的远远超出此战付出。
就算有秦国战前对赵国的约定,作为赵军主将,李牧的功劳依旧是实打实的。
可那些传言……
赵王陷入了沉思。
他说的传言可不是听信郭开的传言,而是他自己从民间得到的一些消息,以及赵军还在草原上时,他在军中的眼线回报给他的。
“大王!”郭开此时站了出来:“臣觉得,大将军功劳当赏。”
当赏?怎么赏?赏多少?
对郭开不满的人更加不满了,你不说这些那不是说了句废话吗?
“寡人已有安排。”
赵王仿佛下了什么决定,结束了这个话题。
政事结束完了,赵王看向了郭开。
对方走出队列,当着众臣的面,长揖到底:“大王!请为臣做主啊!”
“臣的侄女郭童昨夜出行时,被歹人袭杀!”
“臣有时是与同僚政见不合,可臣毕竟是赵国的忠臣啊!难道就因为以前与人政见不合、如今给大将军说了几句好话,臣就要遭此苦难吗?”
郭开声泪俱下,弯着的腰依旧没起来。
百官听着,怎么听都感觉有些不对劲……
你侄女被袭杀和你给大将军说话有什么关系?
赵王也有此问:“郭相国,寡人保证一定会查出凶手,只是你所言……”
“大王!臣家中护卫在与歹人攻杀时曾听到一句话:拦路者必死!”郭开一阵悲伤:“臣最近没挡谁的路啊!真要说,也就是为大将军说了几句好话,或许是挡了那些想害大将军的人、或是某国的路!”
某国……
百官同时想到了秦国。
“就因为为大将军说几句话,臣侄女就惨遭杀害,臣侄女何其无辜?臣何其无辜?”
“请大王为臣做主!”
百官队列里,一个官员脸色古怪。
好小子,要不是你侄女是通过我秦国细作的路假死离开的,我还真不知道你对赵国如此‘忠心!
而郭开这番话,表面上是在为自家伸冤,实际上反而把李牧架到了火上。
侄女离开的事都能被他利用起来坑李牧一把,这能力……
赵王眼神微动,一时没回答。
他昨夜曾怀疑过郭开家中的事是假的,可手下的人暂时没找到任何证据。
但如此一来,李牧岂不是……
……
邯郸城北面,一条主干道旁。
李牧带着亲卫队正在这里稍作休息。
今夜天黑之前,他就能进入邯郸城的宅院休息了。
而让他忧心的是,哪怕到现在,邯郸城中也没有什么消息中途到来。
要知道,国都中最先给自己说好话的,可是郭开啊!
如此诡异的情况,哪怕有个什么坏消息传来,也好过毫无消息的迷茫。
“将军,你看那。”
身旁,一个亲卫指着前方低声说了一句。
道路上,几个男人正朝着邯郸城走去。
与周围其他路人不同的是,他们还拿着一张报纸轮流翻看着,似乎在交谈着什么。
李牧对着亲卫使了个眼色,后者立刻带人朝着前方走去。
不一会,几个男人有些忐忑的被带来了这里。
他们那不太标准的行礼让李牧知道他们都是普通平民,可普通平民,怎么会拿着报纸谈得如此尽兴?他们不应该只是将那些事当个谈资、但并不识字吗?
他自我介绍了一句,当即就把几个平民整激动了。
“李、李牧?大将军?”
几个男人赶忙再次行礼,这一次可不是刚才那种表面意思,而是发自内心的。
李牧扶起了他们,顺手拿过了他们手中那张报纸。
“这报纸,你们怎么得来的?”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