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麻豆小说 > 村里有个林大夫 > 第133章 医都苦学,情牵故土盼归期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麻豆小说] https://www.mado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林一哲踏入医馆成为杂役后,日子便被忙碌与艰辛填得满满当当。破晓前,夜色浓重如墨,天边仅透出一丝鱼肚白,整个医都还在沉睡。街边的灯笼在微凉的晨风中轻轻晃动,晕黄的灯光透过薄如蝉翼的灯笼纸,在湿漉漉的石板路上洒下斑驳陆离的光影,仿佛一幅神秘又朦胧的抽象画。林一哲在狭小逼仄的铺位上辗转反侧,最终轻手轻脚地起身,每一个动作都像是在放慢镜头,生怕发出一点声响,惊扰到其他熟睡的杂役。他熟练地拿起靠在墙边的扫帚,那扫帚的竹枝已被岁月打磨得光滑,似乎在默默诉说着它的漫长

    “工龄”。

    他从医馆的前厅开始清扫,扫帚一下又一下地与地面摩擦,发出有节奏的沙沙声,在寂静的清晨传得很远,仿佛要打破黎明前的宁静。他弯着腰,脊背像一张紧绷的弓,认真清扫着每一个角落,不放过任何一片落叶和灰尘。哪怕是藏在角落里的一粒小石子,他也会仔细捡起,重新放到合适的地方。医馆的门槛被他擦拭得一尘不染,那泛着古朴光泽的木质门槛,在他日复一日的擦拭下,愈发显得温润,仿佛在回应着他的辛勤与执着。他用湿布仔细擦拭着门槛的每一寸,从左到右,从上到下,仿佛在擦拭着自己对医道的虔诚,每一个动作都透着专注与坚持,那专注的神情仿佛在进行一场神圣的仪式。他的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顺着脸颊滑落,滴在刚刚擦拭干净的门槛上,转瞬即逝,却似在诉说着他的付出。

    清扫结束,林一哲来到药材房。一推开门,各种药材混合的独特气味扑面而来,这是一种浓郁而复杂的味道,既有草药的清新淡雅,又有香料的醇厚馥郁,还有些难以言喻的苦涩与甘甜。他深吸一口气,鼻翼微微翕动,仿佛在汲取力量,让这独特的气息充盈自己的身体。他小心翼翼地整理着药材,每拿起一味药材,都像是在与一位久违的老友重逢。他拿起一根黄芪,手指轻轻抚摸着那干燥而坚韧的根茎,口中念念有词:“这黄芪,味甘,性微温,补气固表,托毒排脓,敛疮生肌

    ,最是适合那些气虚乏力之人。”

    他的声音很轻,轻得仿佛怕惊扰到这些珍贵的药材,但却充满了感情,仿佛在与药材进行一场深入的灵魂对话。他仔细检查着每一味药材的品质,眼睛像扫描仪一样,不放过任何一点瑕疵,将那些稍有霉变或者干燥过度的药材挑拣出来,整齐地放在一旁,准备处理。他会轻轻嗅闻药材的气味,感受其独特的气息,若有一丝异味,便会拧紧眉头;会用手指揉搓药材,判断其质地是否合适,通过触感去感知药材的优劣。对于那些优质的药材,他的眼中会流露出一丝欣慰与满足。

    夜晚,喧闹的医都渐渐安静下来,月光如水般轻柔地洒在医馆的屋顶上,给整个建筑蒙上了一层银纱,宛如梦幻中的仙境。林一哲坐在自己狭小昏暗的房间里,就着一盏散发着昏黄光芒的油灯,全神贯注地研读医书。那盏油灯的灯芯已经有些烧焦,火苗跳动得不太稳定,忽明忽暗,灯光摇曳不定,将他的影子投射在粗糙的墙壁上,随着灯光的晃动而扭曲、颤抖,仿佛是他内心不安的写照。他时而眉头紧锁,额头上挤出几道深深的皱纹,仿佛在与书中的疑难问题进行激烈的交锋,那些密密麻麻的文字仿佛变成了一个个张牙舞爪的敌人;时而轻轻点头,嘴角微微上扬,似乎找到了问题的答案,心中满是欣慰,那笑容如同黑暗中的一丝曙光。他沉浸在医道的世界里,周围的一切都与他无关,哪怕是窗外偶尔传来的夜猫叫声,也无法打断他的思绪。遇到疑难之处,他会反复查阅其他医书资料,在那些泛黄的书页中寻找线索,书页在他的指尖翻动,发出沙沙的声响,那声音在寂静的夜里格外清晰;或是在脑海中仔细回忆在村子里救治病人的经验,将一个个病例像放电影一样在脑海中放映,试图找到解决当前问题的办法。他会闭上眼睛,努力回想病人的症状、表情和自己当时的治疗思路,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哪怕是病人不经意间的一个小动作,他都试图从中找到关联。

    一日,医馆的门被匆匆推开,几个家丁模样的人抬着一位富商走了进来。富商面色苍白如纸,毫无血色,身形消瘦得皮包骨头,仿佛一阵风就能将他吹倒。他的脸颊深陷,颧骨高高凸起,整个人看上去十分憔悴。他不停地咳嗽着,每一声咳嗽都像是在用力撕扯着自己的身体,伴随着咳嗽,还不时有鲜血从他口中咳出,染红了他胸前的衣襟,场面十分骇人。那鲜血滴落在地上,触目惊心,仿佛在诉说着他的痛苦。几位医师会诊后,均摇头叹息,面露难色,彼此交换着无奈的眼神,那眼神中充满了对生命的无力感和对病症的困惑。林一哲在一旁默默地观察着,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冲动,那是一种想要帮助病人的急切渴望,仿佛有一团火在他心中燃烧。他想起在村子里曾遇到过一位类似症状的病人,虽然病症表现不完全相同,但他凭借着自己对医道的理解和感悟,隐隐觉得其中或许有相通之处。他的脑海中迅速闪过那个病人的治疗过程和所用的药材,试图从中找到解决眼前问题的灵感。

    他鼓起勇气,向前一步,双手抱拳,恭敬地说道:“诸位前辈,在下斗胆,有一些愚见。我在村子里曾遇过一位患者,症状与这位老爷有几分相似。当时,我尝试用了一些清热润肺、凉血止血的药材,略有成效。这位老爷的病症,或许也可以从这方面入手,再结合他的具体情况,适当调整用药。比如,用金银花疏散风热、清热解毒,金银花的寒性可缓解体内的燥热;再搭配上百合润肺止咳、清心安神

    ,百合的温润能滋养肺部;辅以白及收敛止血、消肿生肌

    ,白及的黏性可促进伤口愈合,也许能有效果。”

    他说得条理清晰,每一个字都充满了诚意,眼神中透着坚定和自信,那目光坦然地迎接着众人的审视。

    一位年长的医师不屑地哼了一声,鼻子里喷出一股气,斜着眼睛看了看林一哲,说道:“你这毛头小子,不过是个杂役,也敢妄言医道?这是你能懂的吗?这位老爷身份尊贵,非富即贵,我们都还未想好万全之策,你就来瞎搅和。也不掂量掂量自己的分量,别在这里出丑了。”

    他一边说着,一边甩了甩衣袖,满脸的不耐烦,仿佛林一哲的话是对他多年行医经验的公然挑衅。

    林一哲的脸瞬间微微泛红,从耳根一直红到了脸颊,那是被羞辱后的窘迫和愤怒。但他并没有退缩,他挺直了腰杆,胸膛微微挺起,诚恳地说道:“前辈,我虽只是个杂役,但我对医道的热爱从未减少半分。我在村子里也救治过不少病人,积累了一些经验。我知道自己的见解或许浅薄,比不上诸位前辈,但我只是希望能为这位老爷尽一份力,哪怕只是一丝一毫的帮助也好。我相信,每一个生命都值得被尊重和救治,医道的目的就是为了救人,而不是区分身份和地位。”

    他的眼神中透着坚定和真诚,直视着那位年长医师的眼睛,毫不畏惧,仿佛在向他宣告自己的信念坚如磐石。

    这时,另一位年轻的医师也跟着开口嘲讽道:“就凭你,还想治病?别在这里丢人现眼了。赶紧去干你的杂活,扫你的地,别在这儿耽误大家的时间。你以为医道是那么容易学的吗?别做白日梦了。”

    他双手抱在胸前,脸上带着一丝轻蔑的笑容,语气中满是嘲讽,那笑容仿佛在嘲笑林一哲的不自量力,还带着几分同行间的嫉妒。

    林一哲心中一阵委屈和不甘,一股热血涌上心头,他的拳头不自觉地握紧,指甲都深深地嵌入了掌心,掌心传来一阵刺痛。但他想起自己的初心,想起村子里那些受苦的乡亲们期盼的眼神,想起自己离开村子时的誓言,他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平静下来,坚定地说道:“我明白诸位前辈对我的质疑,但我相信,医道不分贵贱,不论出身,只要能治病救人,就值得一试。我愿意用我所学,为这位老爷尝试治疗,如果出了问题,我愿意承担一切后果,哪怕是倾家荡产,我也绝不后悔。我要用我的行动证明,热爱和努力可以跨越一切障碍。”

    他的声音洪亮而坚定,在医馆的大厅里回荡,仿佛在向整个世界宣告他的决心,那声音中带着一股破釜沉舟的决绝。

    就在众人争论不休时,馆主走了进来。他身材高大,穿着一袭深色长袍,面容严肃,眼神中透着威严。他静静地听完众人的对话,目光落在林一哲身上,沉思片刻后说道:“既然如此,你就说说你的治疗方案吧。但丑话说在前头,如果治不好,甚至加重了病情,你可别想轻易脱身。这可不是闹着玩的,关乎人命,也关乎我们医馆的声誉。”

    他的声音低沉而有力,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气势,仿佛在向林一哲施加压力,那眼神如同一把锐利的剑,审视着林一哲的每一个表情。

    林一哲心中一喜,眼中闪过一丝光芒,连忙将自己的治疗思路详细地说了出来。他从病症的分析开始,条理清晰地阐述着自己的观点,每一个字都说得铿锵有力,仿佛在向众人展示他的实力。他详细地讲解用药的种类和剂量,从药材的特性到配伍的原理,说得头头是道,有理有据。他会拿起药材,向馆主展示其外观和质地,解释其功效和作用,用手指轻轻摩挲着药材,展示其细节;会在纸上画出简单的图表,说明药材之间的配伍关系,线条虽然简单,却精准地呈现出他的思路。最后,他还提出了后续的调养建议,包括饮食、作息等方面,甚至考虑到了病人的心理状态和情绪调节,从食物的选择富含营养的食材,如鸡汤、红枣粥等,有助于身体恢复元气,到日常的活动安排,如清晨在花园散步,既能呼吸新鲜空气又能舒缓身心,都一一阐述。馆主听后,微微点头,眼中露出一丝认可,说道:“虽然有些稚嫩,但也有几分道理。那就按照你的方案试试吧,不过你要时刻留意病人的情况,有任何变化,立刻向我汇报。”

    林一哲激动地说道:“多谢馆主信任,我一定竭尽全力。”

    他的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仿佛看到了治愈病人的希望,那光芒中充满了自信和决心,仿佛在向世界宣告他的胜利,他的嘴角微微上扬,带着一丝志在必得的笑意。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