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麻豆小说 > 玉谋天下 > 第一百一十五章 流民之争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麻豆小说] https://www.mado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众人心中不禁涌起一股寒意,暗自感叹:果然,伴君如伴虎。

    皇上见大家都不说话,知道他们是在顾虑什么,于是接着说道:“这个议事院只是暂时的,待宇文怀处理完家事,这些政务,还是得由他来处理。”

    说着,他眉头深锁,脸上露出一副痛心疾首的样子,缓缓起身,在御案前踱步,声音中带着几分无奈与愧疚。。

    “说到底,还是朕没有处理好那些流民问题,才叫京中出现那么多的刺客,让众位爱卿时时刻刻处于惶恐之中,使得两位皇子和首辅之子受伤。”

    就是这些流民,来无影去无踪,即便是侥幸抓到一个,从他嘴里也问不出什么,甚至有的在被抓到之后立马服毒自尽。

    他们训练有素,武功高强,连佩刀都是统一铸造的,背后定有高人指挥,只是,这背后之人到底是谁,他已经派人查了好几年了,却还是一点消息都没有。

    一听到皇帝说到流民问题,苏玉目光闪了闪,下意识地握紧了拳头,心中暗自警惕起来,表面上却不动声色,垂眸敛去眼中的情绪。

    其中一位大臣见陛下忧心忡忡,上前一步,双手抱拳,神色恳切地进言:

    “陛下,这些流民,原本就是因为常年征战才出现的,现下大昭因为连年征战数十年,国库早已经亏空。

    战争消耗巨大,粮草、兵器、军饷,哪一项不是支出巨大?长此以往,百姓负担沉重,民生艰难,国家根基也会动摇。

    若是再战下去,只怕会有更多的流民出现,到时候内忧外患,局面将更加难以收拾。”

    他微微抬起头,目光中满是担忧与期待,希望能引起皇帝的重视。

    “是啊,陛下,不如先将征战在外的将士们都召回来吧,让百姓休养生息一段时间。”

    另一位大臣也急忙附和,声音中带着几分急切:

    “民为邦本,只有百姓安居乐业,国家才能长治久安。当务之急是恢复民生,充盈国库,否则即便在战场上取得一时的胜利,也难以维持国家的稳定。”

    此言一出,站在苏玉旁边的大臣立马反驳,大声说道:

    “不可!我大昭将士在外浴血奋战,守护国土,怎能轻易召回?一旦撤兵,那些外敌定会以为我们畏惧退缩,必将变本加厉地侵扰边境,百姓又将陷入战火之中。”

    “可如今国内形势严峻,百姓苦不堪言。”之前进言的大臣不甘示弱,提高音量回应道,“若不先解决内部问题,又如何能安心对外作战?”

    “对外作战也是为了保家卫国,为百姓创造安宁的环境!”那位大臣继续反驳道。

    “陛下,那些流民,光是杀,是杀不尽的啊!”第一位说话的大臣高声说道,试图在这激烈的争论中引起皇帝的注意,“应当从根源上解决问题,改善民生,消除流民产生的土壤,才是长久之计。”

    皇帝烦躁地捏着自己的额角,有点后悔刚刚为什么要提起这个话题,现下又被他们吵得头疼。

    他皱着眉头,目光从底下几个大臣脸上扫过,却见苏玉低着头地站在那里,一言不发。

    “苏爱卿,你怎么看待流民这个问题?”他看着苏玉,直接发问。

    苏玉听到皇上叫她,连忙上前,拱手垂眸回话:

    “陛下,流民问题臣之前表陈,需疏堵结合。至于几位大人刚刚议论的,臣认为可以从两方面着手。

    一方面,抽调部分精锐部队回防,加强京畿与重要城镇的守卫,震慑外敌,同时也能应对国内流民可能引发的骚乱;

    另一方面,从国库拨出专项资金,派遣得力官员前往各地,安抚流民,开设粥棚、兴修水利,以工代赈,让百姓有活可干、有饭可吃。

    如此一来,既保边境安稳,又能逐步解决民生问题。

    只是,不管是什么问题,都不是一朝一夕出现的,自然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决的。”

    “至于到底该如何选择,全凭陛下裁决。”

    “嗯。。”

    皇帝回到椅子上缓缓坐下,慢慢闭上眼睛,似乎在沉思。

    大厅里静悄悄的,所有人都屏气凝神,连大气都不敢喘一口,都等着皇上做决定。

    良久之后,皇上才慢慢睁开眼睛,看着几位大臣说道:“诸位爱卿所言,皆有其理。然朕身为天子,需权衡内外,慎之又慎。”

    他目光扫过众人,神色沉稳却难掩疲惫:“连年征战,虽为守护疆土,却也让百姓受苦,流民四起,此乃朕之过也。然撤兵之事,亦不可贸然决定。外敌虎视眈眈,若此时示弱,边境恐再无宁日。”

    说罢,皇帝目光落在那主张撤兵的大臣身上,语气缓和:“李爱卿心系百姓,朕甚欣慰。民生之事,关乎国之根本,朕岂会不知?只是这战与和,皆需周全考量。”

    随后,他又看向反对撤兵的大臣,神色凝重:“周卿所言保家卫国,亦是朕之初心。我大昭将士,浴血奋战,朕断不会轻易召回,寒了他们的心。”

    皇帝顿了顿,端起茶杯,轻抿一口,才继续道:

    “苏爱卿所言,颇为中肯。流民问题,由来已久,绝非短时间可解。朕意,先着户部与工部协同,恩威并施,将城外流民安抚好,若是有效,再在其他省郡推行。”

    “苏爱卿,你之前修清心观时,已在工部任职营缮司郎中,此事就由你牵头,着手解决。”

    苏玉连忙垂首领命。

    “至于征战之事,朕会命前线将领,且战且守,不可贸然进攻,亦不可轻易退兵。同时,派得力官员前往边境,安抚百姓,整顿军务,确保边疆安稳。”

    言罢,皇帝目光再次看向众人,声音威严却不失温和:

    “诸位爱卿,国之兴衰,系于众人。望尔等同心协力,共渡难关,莫要再为此事争论不休。”

    几位大臣齐声道:

    “陛下圣明,臣等定当竭尽全力,不负圣恩。”

    “行了,你们先下去吧。”

    皇帝烦躁地挥挥手。

    “臣等告退!”

    几位大人弓腰后退,齐齐退出勤政殿。

    易安端着药碗上前,双手捧着递到皇帝手上。

    “御医的药,倒是比之前太医开的,管用一些,只是不知这头疼之症,何时才能根治?”

    易安勾着嘴角,宽慰般笑着:“看来御医的确医术高明,按着他的法子治疗,陛下的头疾一定会好起来的。”

    苏玉走出勤政殿,心里暗自庆幸,幸好,这老皇帝还不算太坏,知道安抚那些失去亲人又无家可归的贫苦百姓。喜欢玉谋天下请大家收藏: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