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麻豆小说 > 房穿明末,开局后门通北美 > 第356章 乡试也可以有第四场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麻豆小说] https://www.mado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356章

    乡试也可以有第四场

    钱谦益听了刘升的话犹豫了下,正准备再次赞成,便听李长文道:“陛下,这第二场的论,虽如钱尚书所说是对第一场考试的扩展;可对于朝廷来讲,却也有通过考题向士子表明治国思想的作用。

    臣以为,陛下欲行改革之策,这第二场的论恰好可用于选拔认同陛下治国思想的人才,因此还是保留为好。”

    刘升虽觉得李长文所言有一定道理,却并没有立即接纳,而是问:“这大明乡试的第三场考什么?”

    钱谦益立即道:“回禀陛下,第三场考与经、史、时务相关的策论五道,主要看考生是否有治国安邦之才,或者说在治国方面的见解如何。”

    刘升略微思考了下,道:“如此说来,三场考试中第二场的‘论地位不低了?”

    钱谦益犹豫了下,道:“应当说,第二场的论,是乡试的重中之重。”

    刘升听了一叹,“那看来确实不宜直接去掉——不过,将论出题范围继续限定在孝经与儒家经典上却有些不妥,便改为从孝经、正史、及四书五经中出题,三位认为如何?”

    等于是在出题范围中增加了正史,却限制了儒家经典的内容。

    刘升对儒家学问和思想以及科举考试,只能算略知皮毛,所以在这方面并不盲目地做出决定,而是会多听取他人意见。

    钱谦益实在摸不准刘升的脾气和想法,此时不敢乱说话了。

    李长文沉吟了下,点头道:“读史可以明兴衰之道,读书人确实该多了解。不过,当今天下以贫寒士子居多,平日里难得见到史籍。

    陛下若执意将正史加入论的出题范围,还需解决这一问题才行。”

    刘升笑道:“这个好办——昔日书籍珍贵,只因造纸术、印刷术落后,再加上一些学阀及藏书家敝帚自珍。

    朕会下旨着力提升造纸术、印刷术,让书籍价格继续降低,到贫寒士子、普通人家也可以买得起各种书籍的程度。

    另外再下旨建大??图书馆,让天下人进献藏书,可在图书馆馆史上留名记功,以此丰富图书馆藏书。

    之后逐步在各省会、府治乃至县城建立图书馆分馆,可以极低价格供地方读书人借阅,便可解决百姓看书难的问题。”

    图书馆?

    这对李长文三人来讲虽然是个新名词,可实际上,历朝历代皆有类似图书馆的存在。

    只不过,此前朝廷藏书所在并非对外公开,而是只允许拥有一定功名,甚至是必须是相关官员,才能进入其中查阅典籍。

    如刘升这般要在天下各地建图书馆分馆,还准备低价借书给百姓的,却是头一回。

    钱谦益再次抓住了奉承刘升的机会,当即道:“陛下以朝廷珍藏图书供天下人阅览,实在是前所未有的宏大善举,天下贫寒士子及有心读书的普通百姓,必会传诵陛下之恩德!”

    王铎也跟着道,“图书馆确实大大有益于文治。”

    李长文则道:“陛下设图书馆的心意自然是好的,但待将来图书馆分馆设立到县城,会否成为朝廷一大财政负担?”

    刘升微微一笑道:“地方图书馆分馆,可按书局、书铺的模式去经营,百姓即可在其中买书,也可租阅书籍。

    朕相信,有更好的造纸术及印刷术托底,几十年内,大??图书馆都不会成为朝廷的财政负担,甚至能实现盈利。”

    李长文又道:“若是有人赖在图书馆看书,既不买书,也不租界,该如何处理?”

    刘升明白,李长文并非故意跟他唱对台戏,而是在查缺补漏。

    毕竟一个政策在未落实之前,找出其缺漏之处,便不会造成损失,还可进行完善。可若是等落实下去后,即便能补救,也会给国家造成一定损失,乃至酿造祸患。

    因此,刘升闻言淡淡一笑道:“便是民间书铺,也有此烦恼吧?他们能处理得了这类问题,难道我大??图书馆的官吏便处理不了吗?”

    刘升曾听人说过,在后世八十年代的时候,人们在新华书店买书都不准进店观看,而是事先想好要买什么书,告诉书店营业员,让营业员直接拿出来。

    至于说新书怎么卖?

    书店外有类似新品上架、新书到货的小黑板,进行极其简短的介绍,让客人知道有这本书。

    总之,只要想做成一件事,办法总比困难多。

    李长文若有所思,不再多言。

    “咱们还是说回乡试的事吧。”刘升道,“前两场既已考了儒家经典、史籍,这第三场的策论便不必限定考经、史了,可只考时务?”

    钱谦益努力理解刘升的心意,道:“这第三场的策论,其实是以儒家经典及史籍之言来考时务。

    陛下的意思,是否是第三场的策论,考生可以就时务问题畅言,无需再以经、史之言替代?”

    刘升就是这么想的,当即点头,“不错。”

    王铎迟疑了下,提醒道:“陛下,第三场的策论之所以要求以经史出题,考生也以经史之言破题、答题,乃是为了避免考生议论时政。

    若以时务出策论题,并允许他们畅言,会否有损朝廷威信?

    譬如,若某一政策朝廷正在实施,乡试以其出策论题,考生中大多数皆非议此政策的不是,恐怕便会不利于该政策的落实。”

    听王铎有如此见解,刘升不得不承认小看了他。

    其实类似的问题后世也有。

    所谓言论自由,不是无限制的自由,必须有原则、有一定限制。

    因为言论有时也可变成杀人刀,变成辱国、祸国之事。

    但刘升认为,这并不影响乡试以时务出题,让考生畅言。

    他道:“朝廷不让考生在乡试策论中畅言议论时务,他们私底下便不会议论了吗?他们要议论,尽管议论好了,所言不符合朝廷政策的,朝廷自不会录取。

    介时该如何选择,相信那些有心出仕之人自会明白。总参政以为如何?”

    说到最后,刘升专门问及李长文的意见。

    李长文知道,这件事涉及到刘升的治国理念问题。

    他想了想后,道:“防民之口甚于防川,考生自可议论时务,但朝廷也会按需求录取人才,都是各自的选择,并无不可。”

    刘升微笑,“朕正是此意。”

    随即他又道:“除了方才我们所议对乡试内容进行的改革,朕还准备增加第四场,专考算术及州县衙门各局司的一些庶务问题。

    这一场会单独出成绩,各省童生、生员皆可报名参加。算术成绩优异者,可推荐进入科学院学习数学,待遇等同举人。

    剩余有一定名次者,虽无举人待遇,但会成为我大??各省储备吏员,可被选任为地方衙门的正式吏员。

    所以,各省乡试考生在参加完前三场考试后,是否参加第四场,全凭自愿。这第四场考试既单独出成绩,便不会影响他们的乡试排名。”

    李长文三人都想了想,觉得刘升所设的第四场考试,并不触及原本乡试考生利益,反而让他们多出一个进入科学院或者为吏的机会。

    在大??,正式吏员也是可以升官的。

    相信考生们得知此消息只会欢呼雀跃,而不会反对。

    三人反倒是担心,到时参加这第四场考试的人太少,会让刘升不高兴。

    想明白这些,钱谦益便道:“陛下,这第四场考试是否要取一个名目?考试时间又该定在哪日?”

    第一更。喜欢房穿明末,开局后门通北美请大家收藏: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