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麻豆小说 > 我大哥是太子,你敢惹我? > 第496章 无为而治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麻豆小说] https://www.mado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上官仪看到度厄大师摇摇头,就有点不明白,自己这个解释没错啊?

    法琳看到好友吃瘪,甚至还不知道怎么吃瘪,就出言给好友解惑。

    “上官别驾说的潜龙勿用确实没错,但放在此时此刻就不对。”

    接着,法琳就给上官仪讲解为什么。

    老子年轻时,曾在周朝担任守藏室之职。

    有一天,他正在整理典籍,偶然翻到了《周易》。

    他被书中的智慧所吸引,废寝忘食地研读。

    一天夜里,老子正读到“乾卦”的爻辞:“潜龙勿用”。

    这四个字忽然让他想不明白,为什么明明是巨龙,要潜伏在水里,而不是飞在天上,是害怕什么?

    老子一直想,就是想不明白,直到他走到了一处河边。

    一个渔夫坐在河边垂钓,一动不动,仿佛与周围的景色融为一体。

    突然,鱼竿一动,渔夫立刻收竿,一条大鱼被拉出水面。

    他一下子就明白过来,渔夫看似无所作为,只是那么静静的坐着什么都不管。

    实际上,渔夫早就在放下去了鱼饵,之所以什么都不做,就是为了等待时机,突然一击才能钓到大鱼。

    这不就是“潜龙勿用”的生活写照吗?

    巨龙明明实力强大,但是却躲在水里一动不动,不是害怕谁,是在等待时机,积蓄力量。

    实际上,巨龙早就想好了办法,等待时机就是以不变应对万变。

    第二天,老子来到朝堂。

    恰逢大臣们正在讨论如何治理国家。

    有的主张严刑峻法,有的提倡大兴土木,还有的建议广开言路,有的主张减免税赋。

    老子开口道:

    “各位大人。

    治国如同垂钓,重要的不是一味地施为,而是要懂得什么时候该做,什么时候该停。

    就像潜龙勿用,看似无为,实则是为了更好地有为。”

    大臣们听后,都若有所思。

    周天子就问老子:

    “那你说的,无为而治,到底应该怎么办?”

    老子笑了笑,就拿出一个竹简,上面记载了地方上的一件事。

    一名老农户辛苦种地,眼看刚刚才长出点苗来,就被邻居家的羊群吃了。

    周天子问:

    “这件小事能说明什么?”

    老子又念起来,后续是怎么处理的。

    那个老农户去到当地衙门报案,衙门把邻居抓来。

    邻居得知自己的羊群吃了老农的庄稼苗,不仅很痛心,还表示自己一定会赔偿。

    老子说:

    “你们看看,不需要衙门和官员的介入,这件事就自己解决了,这不就是无为而治。”

    周天子觉得老子这是“先射箭,再按照箭来画靶子。”

    因为老子举的例,是已经发生的事情,不能拿这样已经发生的来做例子。

    不然谁都能从里面找到自己的道理。

    因为按照儒学的话,可以说这是相互礼让。

    按照法学的话,可以说这是邻居害怕被惩罚。

    没过几天,周天子收到了一个小国的求救,小国的邻国准备攻打他们,小国是来求救,希望周天子出面,别让自己的国家被灭。

    老子就说:

    “这事不必急于答复,不妨先观察邻国的动向。

    不妨先观察邻国的动向,看看他们的原因。

    如果现在答应了,万一是小国的原因,就会没了礼法。

    如果直接拒绝,又会没了天子的权威。

    暂时的观望,反而能让我们弄清楚情况,然后掌握主动。”

    因为这时期打仗,是要发战书,并且告诉周天子,自己为什么攻打别国。

    即使不在乎周天子,也会遵守这样的礼法,因为没害处,也不落下话柄。

    果然,小国的使者刚来,那个准备攻打他们国家的使者也来了。

    原来是这个小国的国君,公开辱骂邻国的国君。

    周天子知道后,大赞老子:

    “这难道就是你之前说的无为而治吗?真是好啊!

    貌似什么都不做,但是又在为以后做打算。”

    “天子明白了就好。

    其实,无为而治的精髓,就在于知道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什么时候不该做什么。

    应该了解清楚情况才能知道,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

    也不会被人蒙蔽,别人欺骗。”

    周围的大臣纷纷夸赞老子的智慧,夸赞“无为而治”。

    无为而治,同样能换个说法,顺其自然。

    顺是顺应,其是事物本身,自然是自然规律。

    无为而治就是要顺应事物的本性和自然规律,而不是根据自己的意愿强行干预!

    治国如同种地,农夫不能拔苗助长,只能为它创造良好的环境,让它自然成长。

    法琳曾经因为劝隋炀帝,导致被剥夺度牒,不能继续当和尚,所以后来当了一年的道士。

    因为他本身就是神童,过目不忘,他当然知道道家的这个学说。

    而上官仪不一样,他小时候读的是儒学,中途也只当了一年的和尚,他最多就是知道佛法。

    不能会吃饱了,去看什么道家的经典,更不可能知道,道家的这个典故。

    而度厄把“潜龙勿用”放在这里说出来,就是为了反驳上官仪。

    因为他刚刚说汉文帝和汉景帝的“文景之治”是他们自己的功劳,跟道家学说没关系。

    道家的“无为而治”的典故,就能很好的反驳上官仪的话。

    而且“潜龙勿用”也是很好的比喻,皇帝本来就自称是真龙转世。

    上官仪被度厄这么三两句的就给比下去,脸上就有点挂不住。

    儒家弟子都是有自己的骄傲,尤其是汉武帝之后的王朝,都是独尊儒术。

    儒家弟子都是怀着“依靠自己的学识,辅助朝廷治理国家”的理念。

    尤其被儒家弟子称为“后圣”的荀子,他的“人之初,性本恶”更是主张,应该主动去教化百姓从善。

    如果我们不去主动教化百姓,那么百姓是不会主动从善。

    所以身为神童的上官仪,就不会看得起“以无为,去有为”的道家学说。

    因为按照“后圣”的主张去看老子的“无为而治”,根本就是不负责,放纵百姓一直作恶。喜欢我大哥是太子,你敢惹我?请大家收藏: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