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麻豆小说 > 大秦:我,绝世剑神 > 第381章:李牧排兵布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麻豆小说] https://www.mado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司马何在?”

    下一刻,李牧转身对着副将司马尚说道。

    “属下在!”

    司马尚踏步出列,躬身抱拳应道。

    “你立刻率领十万大军南下,前往太行山!”

    “与位于漳河南部的十万乐乘大军形成钳形阵型,拱卫邯郸!”

    李牧话音落下,司马尚当即明白了李牧用意。

    李牧这是抽调防守匈奴的主力南下抵抗秦军。

    这意味着......

    此前一直谣传的秦赵之战,将会变成事实!

    论战前造势,在各国之间制造恐慌舆论,秦国可谓是绝顶高手。

    秦灭韩国之后,秦国下一步目标是魏国,赵国还是楚国。

    三国国君均有侥幸心理。

    他们心中都暗自自我催眠,秦国的下一个目标不会是本国!

    但他们同时又不得不调重兵前往与秦接壤之处,防范秦国突然的进攻!

    如此一来......

    魏,赵和楚三国都得为了保护本国安危,而不敢随意抽调驰援对方两国。

    这就是秦国的高明的之处。

    以一国之力,分散三国兵力。

    然后分而击之!

    如今李牧的排兵调将,意味着秦国灭韩之后的首战......

    一定是伐赵!

    “李铁,你率领九万赵军,继续坚守断刃城!”

    李牧目光看向李铁,继续说道。

    “是!”

    李铁当即应道。

    “只是......”

    他目光看了看远处还没完全退去的匈奴兵,眼中闪烁着一丝疑虑之色。

    “说!”

    “将军,断刃城内只剩九万赵军,我担心匈奴,去而复返!”

    李铁说出了自己的担忧。

    “此战,我们斩杀匈奴五万余人!”

    “匈奴至此损失了六分之一的兵力,虽其还有二十五万之众!”

    “但经此大败,蛮子丧失斗志,军心不稳!”

    “二十五万大军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

    “你手中有九万人,又能凭借断刃天险坚守!”

    “已绰绰有余!”

    李牧目光落在李铁身上,续道。

    “记住我跟你说过的话,打仗靠的不是人数!”

    “而是斗志,是杀气,是气势!”

    “斗志扬,杀气在,气势足,可以一当十!”

    “是,属下明白!”

    李牧话音落下,李铁当即朗声回道。

    “那将军,还有一万人呢?”

    李铁名为铁,头也铁,冒失了问了一句。

    “我自有安排!”

    李牧淡淡开口。

    布置完后,李牧走到秦枫面前:“国师,我们回邯郸!”

    “恭送将军!”

    身后赵军齐声呐喊。

    嗖!

    李牧牵起秦枫的手,施展无距,消失在原地。

    ......

    赵国,邯郸。

    公子府。

    朝阳初起,清晨的第一缕阳光落在庭院中。

    庭院树上,虫儿苏醒,鸟儿脆鸣。

    庭院中,两个身影相向跪地而坐。

    他们发簪,头发以及一身衣衫,均沾微许露水。

    和煦的阳光,落在二人身上,熠熠生辉。

    二人身前有一茶桌,桌上有两青铜樽。

    樽里散发出沁人心脾的茶香。

    “听老师一席话,胜颜读十年书!”

    庭院中的二人,正是韩非和赵颜。

    两人自秦枫和李牧离开之后,就一直在庭院跪坐至今。

    一边谈经论法,一边等候秦枫和李牧。

    “你与子房年纪相差不大,叫我韩兄即可。”

    赵颜的举止言行,与张良颇为相似。

    但比张良更为成熟和稳重一些!

    一夜交谈下来,赵颜深得韩非之心!

    “这位子房兄,可是在韩五代为相的张家后人?”

    赵颜问道。

    “正是。”

    “子房深爱儒家,又时常与在下交谈。”

    “他脑中,正酝酿着儒家和法家的思想火花。”

    “有机会,我给你们引荐引荐。”

    韩非端起桌前清茶,抿了一小口。

    樽里倒映着韩非一张略微憔悴的脸,他脑中顿时浮现了张良的面孔。

    “子房,你在哪来?”

    韩非心中默默念道。

    自他被迫入秦之后,他便与张良失去了联系。

    以张良的性子,他是绝不会去秦国,为秦王效力!

    天下之大,你在哪里呢?

    儒家!

    忽然,韩非脑中一个灵光闪现。

    对,儒家!

    张良深爱儒家思想,自然会去山东齐鲁之地!

    而且......

    齐鲁之地远离秦国,远离战乱,富饶之地。

    是人间天堂!

    子房一定是去了那里!

    “我曾经在齐国稷下学宫求学十年,早已对儒家仰慕已久!”

    “可惜一直没有机会拜入儒家门下!”

    赵颜言语中透出一股浓浓的失落之色。

    齐国稷下学宫,曾经是无数学子心中的圣地。

    彼时的稷下学宫,汇聚了当世所有精英学子。

    为齐国的强盛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齐国也因此一跃成为一方诸侯大国!

    可惜......

    在齐宣王时代,稷下学宫出了一大丑闻!

    齐宣王有个癖好,喜欢听人吹竽,而且必须是三百人合奏!

    有一个游手好闲、不务正业的浪荡子弟,姓南郭。

    南郭先生听闻此事,想尽一切办法求见宣王。

    向齐宣王吹嘘自己是一名了不起的乐师。

    在博得了齐宣王的欢心之后,便顺理成章的进入三百人的吹竽乐师队伍。

    可笑的是,这位南郭先生根本不会吹竽。

    每当乐队给齐宣王吹奏的时候,他就混在队伍里面。

    学着其他乐工的样子,摇头晃脑,东摇西摆,装模做样地在那里“吹奏”。

    南郭先生完全不会吹芋,却靠着充数之举。

    每月从齐宣王那里领到一份优厚的赏赐,过着舒适的生活!

    直到齐宣王过世,他的儿子齐?⊥跫涛弧

    南郭这才露出了马脚!

    滥竽充数的典故由此而来!

    此丑闻一出,天下学子皆惊!

    读书人有风骨,好面子。

    齐国发生这样的丑闻,天下学子不屑与之为伍。

    纷纷逃离稷下学宫,转投儒家门下。

    齐国日渐式微,就此一落千丈!

    而儒家因与稷下学宫不远之故。

    几乎将稷下学宫的所有精英学子,全部纳入门下。

    儒家这才渐渐有了与道家,阴阳家和纵横家并驾齐驱的资本!

    赵颜早已心向往之!

    “我写一封信给你,日后你若想进入儒家门下。”

    “凭此信即可拜入我老师荀夫子门下。”

    韩非话落,赵颜激动的站了起来。

    “韩兄,这是真的吗?!”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