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麻豆小说 > 造化大仙 > 第49章.浮休道人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麻豆小说] https://www.mado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从这里到大罗城,一路都是如此生机勃勃。

    而此时的大罗城,已经恢复了平静,更显繁荣。

    苏越到这里后,又往北,到南山峰逛了一圈,这里已经按照陈天给的建议开始布置阵法了,只是这对苏越而言,半懂不懂,只能感知到灵气流动有序、温和,从原本的莽荒丛林化为了仙真洞府。

    不过他并未在此多留,在这里看了几天之后就返回了大罗城,等候海船到来。

    这里虽然不能来海船,但是可以航行内河航船,苏越等在这里,等海船到来。

    又经过了大半个月,从合浦出发的海船终于到了,在交趾运满粮食后,再度回航。

    当苏越再度踏上合浦港口时,已经是七天之后,之所以又快了一半时间,是因为合浦港造船技术再度提升,航线也越发熟悉,来去都可以借助洋流。

    接着,苏越可以选择是水路还是陆路到武陵城,他想了想,选择了陆路,因为水路他已经走过了,陆路没有。

    这条陆路,从规划到开工,到最后完工,花费了六年时间,贯穿武陵府到十万大山之间的复杂区域,有许多地方都动用了修士,即使是金丹修士出手的地方也不在少数,其主事者就是黄山。

    相比水路,陆路虽然基本沿着水道,但是在一些水道转折、绕弯的区域却是直接走的直线。

    在合浦港出发时,苏越遇到了一位有趣的年青道人,唤作浮休道人。

    这人肤如白玉,眉目清秀,看到苏越这样一位翩翩少年郎要去武陵城,就与其攀谈起来。

    谈话中,苏越得知,这人自称散修,道号浮休道人,但是陈天观察他的气息却是刚正不阿,诸邪退避,与自己这雷法相比,更浩大阳刚,不由大为好奇。

    他的《神霄天雷玉书》虽然也是至刚至正的功法,但到底是阴阳之枢机,底子仍是天地阴阳的变化,而眼前这位的法门,却似乎脱出了天地阴阳的束缚,独取天地之一气,还是苏越极为少见的一种气机。

    两人于是结伴,也不乘车,直接准备走向武陵城。

    路上,苏越对他的功法极为好奇,问道:“浮休道兄的功法极为奇特,我自持有点见识,却从未见到如道兄一般的功法。”

    “哦,还请道友与我说说,实话告诉你,我这东西是我往日读一本古籍无意中领悟出来的,我也不知底细。我此次前来,就是听闻武陵山中有一武陵府,是有道真仙所立,因此我才想去求教。”

    “天下功法,有道、佛、魔、鬼、妖、神等诸系,其中或有种种不同,但是基本的范畴还是有的。”

    “比如我道门,讲究道法天地,清静自然,自然我们的功法也离不开这八个字。”

    “而佛门却是因缘假合,万法皆空,他们的功法如何变化,也是在这之中。”

    “其他魔、鬼、妖、神,皆是如此,但是道友的气息,却是我在典籍中未闻的,独得天地一味,刚正不阿,却又更似人道气息。”

    “哦,道友是何人高弟,竟能对天下功法有如此认识。”

    “道兄过谦了,这只不过是我在武陵大学藏书阁中所看的一些杂书中得来的一点微末见识,哪里称得上高见。”

    一路上,这位浮休道人一直扯着苏越打听武陵府的情况,一些不重要的,苏越都一一讲给他听了。

    听了苏越介绍的种种,浮休道人不禁叹道:“国有大才,而失诸于野,可叹。”

    “这武陵府诸位,有如此才能,却不为国分忧,隐有不臣之心,可怖啊。”浮休道人感慨道。

    “自靖康年间以来,宋廷诸君,有一位称得上明君的吗?推选到宋室开辟以来,连幽州都不能收复的王朝,宋大概也是独一份吧?”

    “如今的宋廷重演晋末南北割据,苟安一隅,再退一步,天下就要亡于胡人之手了,如此朝廷,有何可保之处。”

    “就连宋廷开国,都是取自于孤儿寡妇之手,我武陵府开创者,陈天真君,生于残唐五代,驱逐妖族,护佑一方,远征交趾、天竺。”

    “武陵府现府主,出生江北道观,兴起于流民之中,为宋廷剿灭乱贼,结果功成之后却投掷闲散,于宋廷而言,宋廷还有何资格统御我等?”

    这一番话说得浮休道人无言可对,只得强辩道:“至少太祖太宗重开太平,兴复儒学,功莫大焉。”

    “汉唐开国诸君,哪位不有此功。也正因有此功,所以我们才没有直接举起反旗,而是静等宋廷覆灭,我等再开新天。”

    “你等能开辟出比肩汉唐的功绩?”

    “如若不能做出此等功绩,我等如何有脸说要再造新天?”

    “好,好,大气魄,我自愧不如。”

    浮休道人明智地结束了这个争论。

    接着,他又指着脚下的道路问道:“如此崇山峻岭之中,武陵府如何开辟出此等道路?”

    这脚下的道路,丈余宽,每隔一段距离,在合适的地方,还有一块突出的平台,用于错车、换行、装卸等,每隔一段距离,还有一户人家巡路、养路,报告各种突发情况。

    苏越道:“这里的修筑,乃是以我武陵府的黄山真人为主,他精通土系法术,擅长化泥为石的神通,加上数以百计的筑基修士,数万凡人,历时六年才完成,纵贯整个武陵府,无数山脉。”

    “壮哉!”

    “不过武陵府凡人修士杂居,岂不似上古神人混居,日后恐有不测之祸。”

    “此言差矣,武陵府人人有机会修行,让人人有机会成龙,法令严谨,正是有了修行,才能做到许多平常做不到的事情,实现社会的飞跃。”

    “或许有些人会依仗修为胡作非为,但只要我们及时处置,无使之酿成大祸流行,岂能因噎废食。”

    “道友明辨,我却是说不过你,揭过揭过。”浮休道人连连摆手,绕过了这个话题。

    两人一路谈着,这次,浮休道人将话题转到了武陵大学之上,听闻武陵府集全府之力才建造出这样一所学校,大为钦佩。

    又听闻其中教授的是修行、术数、天文地理这些知识,而圣人之学只当做一般经学,又痛心疾首。

    苏越看这人,虽然一副道装打扮,可是儒学的观念已深入其骨髓、血液,再怎么也洗不掉了。

    两人又辩论了一翻,亏得苏越这几年与吴闲等人交往颇多,又翻读了武陵大学那么多藏书,才能跟眼前这人辩论得上。

    也亏得他没有缠着苏越辩论微言大义,而是处处从国家民众之中入手,才让苏越有话可说。

    虽然一路辩论,但苏越也不得不佩服这人的学识、修养,光明磊落,谦谦君子,确实让人心折。

    当苏越他们看到沿途村庄越来越多时,苏越知道,自己靠近了武陵城,这里也是武陵城的腹心之地了。

    到了傍晚,浮休道人却执意要找一户人家投宿,言道他们风餐露宿了这么多天,应该稍作洗漱,然后进入武陵城。瞻仰武陵大学。

    苏越明知道是托词,但这种事无可无不可,反正这道人爱看就让他看,反正武陵府也没打算藏着掖着,与此相反,反倒希望更多人传扬出去,帮武陵府扬扬名。

    他们随便指了一处房屋,就去敲院门了。

    这是一处位于半山腰的瓦房,三间,周围不远处也有其他房屋,皆是红砖瓦房,显然是一个聚居的小村落。

    敲了片刻后,才有人走出来,问道:“谁呀,这么晚了还来敲门?”只听人声,却不见开门。

    苏越知道他们是害怕有歹人,这是居住在山里的山民千百年形成的习惯,因此,他直接叫道:“老人家,我们是武陵府的学生,途径此地,天色已晚,想要到贵府歇息一晚,可否?”

    “啊,原来是大学校的小哥啊,快进来。”

    说着,里面应门的那位老头急急忙忙开了门,一看就是位老农,脸黑手粗、牙黄身矮,看到他们两人的打扮,立马将他们两人迎了进去。

    进门的时候,苏越将自己的金符交到了老农手中,老农接了过来,翻来覆去的看了一会,才还给苏越道:“不用不用,在武陵府地界上还没有敢冒充武陵府的人。”

    一边将他们迎了进去,叫道:“老婆子,快去厨房,将白天做的面条给两位小哥下一大碗,再切点腊肉臊子,好好招待。”

    然后,就看到正房中走出了一位麻利的老人,急急朝厨房走去。

    进了院子,浮休道人看得更清楚了,这是小小的三合院,正中间是正房,中央是堂屋,左右两边各有一间厢房,是卧室。

    再左右两边一边是厨房和柴火房,厨房吊了几块腊肉,柴火房堆满了柴火。另一边是厕所和牲畜房,厕所不大,一个蹲厕而已,另一边牲畜房养了两头猪。

    不一会,厨房就燃起了火,老头搬了三把椅子,一个小桌子出来,就坐在院子里喝茶聊天。

    浮休道人看着这院子问道:“老丈,你这院子有点小啊,您家人呢?”

    老丈笑了笑,道:“这是武陵府白送我的,大砖瓦房,我就一个儿子,目前够用了,等日后有了孙子,我再往后面起一进三间瓦房,也够了。”

    浮休道人吃了一惊,问道:“这院子是武陵府送您的?您不是这武陵府的原住民?”

    “我也想啊,您听我这口音就知道不是了,我家啊,原本是江北枣阳县人,前几年,宋国、金国、蒙兀人来来去去,我家原本五个儿子,只有最小的一个儿子因为实在太小,没有被拉去当丁。”

    “八九年前,宋廷和蒙兀人在襄阳大战,那一夜,襄阳城那边火光冲天,双方围绕着襄阳连夜大战,我们都慌了神,以为要再遭一次兵灾。”

    “哪知最后却是武陵府胜出,胜出之后,武陵府却将我们统统迁过江。给我们分配了大瓦房,给了田地,小老儿这条命卖给武陵府都愿意,可是人家还不要,只让我们老老实实种地。”

    “不过我家儿子最近到得了一桩差事,给武陵府修水渠去了,一天能得到10个铜钱,管吃管住,我还想干几年了给他娶一房媳妇,多生几个娃,让我们老李家的香火旺盛起来呢。”

    说着话时,老太太端了两大碗面条出来了,一大个陶瓷碗,碗里一根根面条擀得粗细差不多,还有小半碗细细的腊肉臊子淋了一层,另有点点葱花点缀。

    这玩意,苏越也没吃过几次,一闻之下腊香扑鼻,迫不及待地挑起了一大坨,嗦了进去。

    面条劲道,腊肉肥美,一时之间吃的不亦乐乎。

    反观浮休道人,却对这种多油多盐的吃食不怎么喜爱,不过也呼啦啦吃完了,然后问道:“老丈,您这边油盐足么?看您一碗面条就用了这么多?”

    “小哥不是武陵府的人吧?在武陵府,这吃的东西,油、盐、粮食乃至肉食,都是敞开购买的,盐一斤二十个铜子,油一斤三十个铜子,粮食一百斤两百个铜子,这些都是敞开供应的,而且不会涨价,我来这八年了,就没见过这些东西涨价。”

    浮休道人吃了一惊,惊疑道:“这么便宜,他们不怕山民囤积,或者运到外面倒卖么?”

    防采集自动加载失败,点击手动加载,不支持阅读模式,请安装最新版浏览器!

    “至于粮食,前两年确实紧张,不过自从开辟了武陵城、天竺、交趾后,粮食再也不成问题了。”

    “不过,限于局势,这些物资是不对外出售的,对外的通道都在武陵府,除非一位金丹修士拿着储物袋来收,否则,我们没什么好怕的。”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